在科技的历史上,Margaret Hamilton的名字如同一颗耀眼的星星,照亮了无数女性在STEM领域的前行之路。身为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和MIT仪器实验室的软体工程部门主任,Hamilton不仅开创了NASA阿波罗计划的飞行软体,更首创了“软体工程”这一术语。她的贡献不应被遗忘,因为她改变了人们对软体开发的看法和地位。
「建造软体的过程应该被视为一种工程学的学科,就如同硬体一样。」
Margaret Elaine Heafield于1936年出生于印地安那州的Paoli,其后在密歇根州成长。她在1958年获得数学学士学位,并在年轻之时便对抽象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Hamilton的职业生涯起步于麻省理工学院的气象学部门,在那里,她对预测模型的软体开发作出了贡献。从1961年开始,Hamilton参与了SAGE计画,为美国空军开发防空系统。
然而,让她名声大噪的还是她在阿波罗计画中的表现。 1965年,她加入MIT仪器实验室,成为第一位为阿波罗飞行任务编写软体的女性程式员。当时,对于「软体工程」这一概念尚未有确定的定义,而Hamilton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意识到这一领域的潜力和重要性。
「我希望能够正式地将软体开发视为一种工程学学科。」
在阿波罗11号的登陆过程中,正是Hamilton设计的错误检测与恢复系统拯救了整个任务。当飞行过程中发生了意外错误,航天器的计算机能够及时识别这些问题,并将重点任务置于首位,使得阿姆斯壮和奥尔德林成功降落在月球表面。这一时刻不仅改变了历史,更证明了Hamilton对软体可靠性和系统工程的贡献。
Hamilton的事业不仅限于NASA。在1976年,她共创了Higher Order Software公司,后来又成立了Hamilton Technologies, Inc.,并开发出通用系统语言(USL),旨在预防和减少软体中的错误。这一创新思路在业界引起了广泛的共鸣,促使更多的专业人士将重心放在软体可靠性与系统设计上。
「我所创造的程序,设计时就想到了如何防止错误,而不是事后再去测试。」
除了她在技术上的成就,Hamilton也成为了女性在STEM领域中的标志性人物。人们对她的赞誉不断,2016年,她获得了由美国总统奥巴马颁发的自由勋章,表彰她对航天任务的巨大贡献。
随着时间的推移,Hamilton的名字和她的工作在科技界的影响力愈加明显。 2017年,她的形象被制成了「NASA女性」的乐高套件,而在2019年,Google也以特殊的方式来纪念她,展示了她为阿波罗任务所做的贡献。
「科学的进步并不仅仅依赖于技术,同样需要那些敢于挑战传统,勇于前行的女性。」
Hamilton的一生充满了对于自我限界的挑战,她的工作不仅推动了科技的边界,更为未来的科技从业者树立了榜样。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也许可以反思,未来的科技世界还需要多少像她这样的先驱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