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演进,女性主义进一步推进了性别平等的议题,而这一变迁却让部分男性产生了被抛弃的感受。在「manosphere」——一个由男性压迫感、反女性主义及强调男性主义的网络社群中,这种情绪尤为显著。这些网络社群不仅是男性权益活动家,也包括了自称「无法成为情侣的男性」或所谓的「低价男性」。这些群体对于现代女性主义的质疑与批评,无疑成为当前社会性别对立的一个焦点。
在这种环境中,许多男性感到被社会忽视或排斥。他们认为,女性主义的崛起在某种程度上压迫了男性的声音,并替社会增加了对男性的讽刺与批评。
「manosphere」是一个涵盖了多种男性主义观点的线上社群,包括男性权利运动者、自称无性恋者的「incels」以及著名的「PUA」等。随着网际网路的普及,这些社群的声音越来越大,吸引了许多感到被社会边缘化的男性。网际网路研究学者指出,这个社群的发展能够快速传播反女性主义及对女性的厌恶观念,形成了一个由男性主义情绪主导的文化圈。
在这些社群中,「红药丸」的概念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象征着对现实的觉醒,让人看见社会对男性的不公对待。
随着女性主义声音的回响,男性逐渐感受到他们的传统角色正在被挑战,而这种挑战带来了身份认同上的危机。许多男性在面对职场、家庭及社会角色变迁时,感到无所适从。在这个背景下,manosphere成为他们寻求配合与共鸣的地方,强调男性的价值与权利,并对女性的崛起进行批判。
支持者认为,传统男性角色的削弱让他们不得不面对一种新的社会环境,这使其感到不安。
然而,这种声音的扩大并不仅仅是寻求认同,同时也可能导致暴力与极端主义的滋生。manosphere中部分成员开始宣扬对女性的仇恨,并以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捷径。过去几年来,与女性主义争论相伴随的暴力事件层出不穷。研究指出,manosphere的某些社群与多起针对女性的袭击事件有着直接的联系。
一些社群透过线上形式倡导对女性的暴力,这让整个社会面临挑战。
面对这样的现象,社会需要更加深入的反思性别角色与公共讨论的边界。各界专家提醒,仅在不断扩大的男性权益讨论中挑起对立并无益处,反而应寻求一个更为包容的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平衡男性和女性的权益,与不同声音共促未来的建设性讨论,将是全社会共同面对的挑战。
到底我们能否创造出一个既尊重男性声音同时又维护女性权益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