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音乐,尤其是黑人福音音乐,是美国黑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非洲裔美国人的历史息息相关。它起源于被奴役的非洲人对基督教的转变,从农田中唱着的工作歌开始,随后演变为在各种教堂场合演唱的宗教歌曲,这些歌曲后来被归类为尼哥灵歌(Negro Spirituals) 。这些音乐形式不仅反映了黑人社群对自由的渴望,还在社区中提供了精神与情感的支持。
黑人福音音乐被描述为“民权斗争的声音轨迹”,在1960年代的南方,帮助建立了团结与信仰。
在整个福音音乐的历史中,托马斯·多西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甚至被誉为“福音音乐之父”。他在1930年代对福音音乐的革命性改变,使其超越了传统,并将这一独特的音乐形式推向全国,影响了无数的艺术家和音乐风格。多西创作了超过1000首福音歌曲,包括著名的《Take My Hand, Precious Lord》和《Peace in the Valley》。他也是第一个成立福音合唱团的人,并在全国范围内销售了数百万张唱片。
黑人福音音乐的根源可以追溯到非洲的口头传统。在美国殖民时期,奴隶们被禁止接受正式教育,因此口述和非书面形式的沟通成为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这些沟通形式中的一些(如在田地里唱的工作歌)还被用来组织抵抗计划和逃跑行动。这导致许多地方禁止使用鼓等西非音乐相关的乐器。结果,大多数的黑人教会依赖于手拍和脚踩来伴奏。
随着时间的推移,黑人基督徒中的早期传统也发展出了迅速的舞蹈与音乐形式,这一过程被称为“叫应与回应”的元素,也加强了社区的联结。 1867年,由北方废奴主义者发起的《美国奴隶歌曲集》出版,这也是第一部将黑人音乐形式编纂下来的作品。在随后的几十年中,随着费斯基大学(Fisk University)成立,费斯基合唱团在1871年成立,成为了早期黑人福音音乐的重要代表。
“福音歌曲”这个术语的早期参考出现在1874年菲利普·布利斯(Philip Bliss)的歌曲集中,这些歌曲较易吸引人并且更容易演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音乐形式得到了黑人基督徒的广泛接受,尤其是在南方。早期的黑色五声部合唱团逐渐形成,创建了一个新的音乐坛。
托马斯·多西在1920年代转型进入福音音乐,并将他过去的音乐风格与福音音乐相融合。他的《Georgia Tom》风格结合了福音的基督教信仰和蓝调音乐的特色。 1921年,在一次转变经验后,多西决定全心全意投入福音音乐,并带领了将福音音乐引入更主流的黑色教会的步伐。
1930年被认为是传统黑人福音音乐的起始之年,因为全国浸礼会在该年首次正式认可福音音乐。
二战结束后,福音音乐在大型音乐厅中变得愈加流行,许多音乐会变得相当繁华。在1950年代,黑人福音音乐首次登上了卡内基音乐厅的舞台。随着音乐发展,1964年成立了福音音乐协会,并在1969年开始颁发道夫奖。这些变化促进了福音音乐的发展和跨界合作。
随着音乐的流行,部分福音音乐艺术家开始追求进军世俗音乐的市场,这一过程并非没有争议。许多批评者认为他们的音乐风格妥协了传统的福音音乐。然而,这些艺术家的专辑销售数字证明了他们的成功。
可以看出,福音音乐的历史不仅是一个音乐流派的演变,更是一个关于文化、身份和社会抗争的历程。托马斯·多西作为这一运动的核心驱动力,成功将福音音乐的精神与社会意义相结合,他开创的音乐传统至今仍在影响着无数的艺术家和听众。作为“福音音乐之父”,多西用音符架起了信仰与力量的桥梁,那么,今天的艺术家又该如何延续这份传承与创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