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简称CDS)是一种金融衍生工具,其核心在于为债务人可能违约的风险进行保险。在剧烈的市场波动与不确定性下,CDS的使用日益增加,并引发了无数讨论与争议。这篇文章将探讨CDS的结构、用途以及其对市场的影响,并试图回答为何这么多投资者选择进入这个看似疯狂的市场。
信用违约掉期是由买方定期支付给卖方一笔费用,以换取当基础资产违约时所需的赔偿。
随着2007至2008年金融危机的到来,市场的透明度问题成为监管机构的关注焦点。金融危机促使相关部门加强对此市场的监管,期望降低系统性风险。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全球CDS的名义价值达到62.2万亿美元,这一数字在2010年中旬降至26.3万亿美元,并在2012年初趋于稳定。
投资者可能会基于对某一公司财务状况的猜测而进行CDS的买卖,借此获取利润,这种交易行为在金融市场上被视为极具风险与回报的操作。CDS的使用不仅限于公司和政府,特殊目的机构发行的资产担保证券同样是CDS的参考实体。
例如,若参与CDS交易的银行和其参考方同时违约,则买方将无法从CDS中获取预期的保障,最终导致巨大的财务损失。在进入CDS合约后,买卖双方皆面临对方违约的风险,这形成了整个市场的潜在不稳定性。
目前,许多政策制定者正热衷于提高市场透明度,以期望未来能够降低潜在的市场风险。随着市场对CDS的依赖日益加深,对其风险管理的需求变得更为急迫,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