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期间,英国皇家空军的轰炸机指挥部设计了一项改变战争面貌的技术——H2S雷达系统。这是一套首创的空中地面扫描雷达系统,旨在实现在夜间和恶劣天气下的精准轰炸。透过这项技术,轰炸机可以在超出传统无线导航器具范围的情况下进行攻击,为盟军提供了重大的战术优势。
在1941年3月,对于一种基于9.1厘米波长的早期航空拦截雷达的实验发现,不同物体的雷达回波签名各不相同。这项发现促使科研人员开始发展H2S系统,实现空中对地图像的获取和识别。在1943年初,H2S Mk. I和Mk. II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并迅速改变了轰炸机的座标定位和攻击方式。
「H2S系统允许飞行员在可视距离以外进行精确轰炸,这对于战争的进行至关重要。」
1943年2月2日至3日期间,H2S系统在一次任务中被德国截获,引发了Luftwaffe的恐慌。德军迅速研发出FuG 350 Naxos雷达探测器,使其夜间战斗机能够追踪H2S发出的信号。然而,即便面对这样的挑战,H2S系统仍然持续使用,并在随后的作战中证明了其可靠性和效用。
「早期的计算显示,自从引入Naxos后,实际损失量反而低于之前的时期。」
随着H2S Mk. III的研发,系统在精度和操作范围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1943年,H2S Mk. III以X波段(3厘米)的技术问世并获得美方H2X系统的同行推广。这项技术不仅在误打误撞中成立,更是在战术上改变了轰炸机的作战方式,使飞行器能在即使是繁忙城市的上空,也能依赖H2S精准轰炸。
H2S系统的主要贡献在于它不仅在夜间或恶劣天气下提供可靠的导航解决方案,也为轰炸机在城市中精准打击敌方目标提供基础。在德国城市汉堡的轰炸中,H2S系统的使用显示出其不容小觑的威力。在不久后的攻击中,数以千计的平民丧生,城市重创,这些都源于技术的获取与应用。
「尽管面对来自敌方的监视与破解,H2S系统在多种环境下展示了其无与伦比的适应能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H2S的各个型号相继问世,并最终演变成为1950年代的Mk. IX型,这一型号为英国的V轰炸机编队及其他飞机提供服务。从1982年福克兰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作战使用来看,H2S系统的历史足足延续了半个世纪。
至于H2S这个名称的由来,则带有一丝幽默和创意。一开始,这个雷达系统的代号是「BN」代表「盲导航」,但其后因为与氢硫化物H2S的化学配方相关,成为了H2S,甚至有些说法认为这是对其气味的指涉。在当时的紧张背景下,这样的命名透露出先进科技背后人性的幽默感。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H2S系统已不再单一地依赖其先进的科技,而是平衡了科技与人性,为未来战争的资讯化、精准化打下了基础。最后,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在面对战争的敌人时,有了更可靠的选择,那么,这种在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科技,将如何继续塑造未来的战争策略与道德底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