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举预测的领域,数据分析师必须找到可靠且有效的技术来预测选民的偏好。而「后分层调整的多层回归」(MRP)便是这样一种被广泛采用的统计技术,它能够帮助研究者在面对不同的样本人口和目标人口时,进行更准确的估算。
MRP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透过多层回归来平滑估算过程中存在的变数,并且针对不同特征(例如年龄和性别)的组合进行调整。这个调整过程被称为「后分层化」,其实质是对各种特征组合的估算进行加权平均,这使得更加精细和可靠的预测成为可能。
「多层回归和后分层化的组合,使得研究者能够在缺乏充足数据的情况下,依然获得准确的预测。」
当选举即将来临时,迅速且准确的预测变得至关重要。 MRP技术可以利用在全国进行的调查数据,推算出各州或选区的选民偏好。透过这种方式,研究者无需在每一个小区域都进行昂贵且不切实际的调查,却仍然能够获得相对精确的数据。
举例来说,在2017年英国大选时,YouGov运用MRP技术预测结果,并在93%的选区中准确预测了选举结果。这一成功案例无疑再次印证了MRP技术在选举预测中的重要性。
这一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97年,由Gelman和T. Little首次提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基础理念在2004年和2006年得到了拓展,有了更全面的应用。其后,Lax和Philips于2009年将这一技术应用于美国州级选民偏好的估算。
「MRP技术的扩展显示了它在预测密度较小区域的选举偏好时的潜力。」
不仅如此,一些研究者也基于这一技术预测了2012年美国总统选举的结果。 Wang等人甚至利用Xbox用户的调查数据,虽然这些用户的基本特征与整体选民存在显著差异,但通过MRP调整后却能够得到可靠的预测结果。
尽管MRP技术在许多情境下都表现出色,但是它亦存在一些局限性。特别是在选举临近时,这一技术的效果最为显著,因此在不同的时间点上其预测精度可能会有所变化。而在选举结果变化剧烈或民意波动时,MRP也可能无法及时反映出最新的情况。
「探索MRP的更多变化可能将为未来的数据分析开启新大门。」
此外,MRP在处理时间序列变化方面的扩展也被视为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无论是用于计算选举固定偏好变化,还是用于 epidemiological 研究,MRP都有可能开辟更多的应用场景。
最终,MRP无疑在当今的选举预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帮助分析师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选民行为。然而,这一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我们真的能够期待一个更加精确可靠的选举预测工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