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根吸收是牙齿健康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一过程涉及牙齿牙本质和水泥质的逐渐丧失。虽然在乳牙脱落的过程中,根部吸收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但持续存在的病理性吸收却可能对坚固的恒牙造成伤害。本文将揭秘牙根吸收的原因、病理生理学以及临床考量,帮助您理解为什么有时牙齿会显得越来越脆弱。
根部吸收可以是生理或病理性的。虽然骨吸收在身体中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但在恒牙和某些情况下的乳牙中,根部吸收则可能是病理性的。根部内部由预牙本质保护,而外部则被水泥质和牙周韧带所包覆。
慢性刺激会损害这些保护层,暴露出底部的牙本质,进而引发骨吸收细胞(破骨细胞)的活动。
最常见的根部吸收原因包括由牙髓坏死、外伤、牙周治疗、牙齿矫正以及牙齿美白所导致的炎症。其他不常见的原因还包括错位或异位牙齿的压力、囊肿和肿瘤等。
关于牙根吸收的病理生理学尚未完全了解。有学者认为,破骨细胞是负责根表面吸收的细胞。破骨细胞能够分解骨骼、软骨及牙本质。在生理过程中,破骨细胞的功能受核因子kappa-B配体(RANKL)的调节。
当牙根受到过度刺激时,细胞因子的产生会导致破骨细胞的活化,结果是根部的吸收。
如果这种损伤只是暂时性的,则吸收进程会停止,并且会出现愈合情况,这称为暂时性炎性吸收。然而,如果刺激持续存在,则根部的吸收将持续,直至牙齿的结构受到不可逆转的损伤导致完全吸收。
牙根吸收的病变可分为内部和外部,并依原因进一步细分。
内部吸收是指自牙根管的中段和根尖第三部分内部损失牙本质。通常在放射检查中可以看到均匀密度的放射透亮区域,边缘清晰。
外部吸收是指从牙齿外部表面损失牙齿结构,进一步细分如下:
由于外伤引起的牙周韧带损伤,或是因为干燥造成的牙根表面损失。
这是一个短暂且自限性的吸收过程,去除外部刺激后,吸收过程会停止并且会愈合。
这是一种局部损失,通常不影响牙髓,因素不明,但有些情况下与外伤或牙齿美白有关。
这种吸收由骨组织替换牙根表面,可能导致根部完全吸收。
在进行牙齿矫正时,可能会发生矫正性外部牙根吸收(OIERR)。长期施加重压力可能使吸收的频率和严重性增加。尽管以往的根部外伤和不寻常的根部形状并不会促进OIERR,但在进行牙齿矫正过程中确实需要定期拍摄X光以监测牙根的状况。
目前,对于外部牙根吸收的治疗仍无单一最佳管理方案,需根据每个特定病例作出临床判断。
随着研究的发展,我们愈发了解影响牙根健康的诸多因素及其复杂性。既然如此,您是否开始重视牙齿健康,并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牙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