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长角甲虫(Anoplophora glabripennis),又名星空甲虫,最初原产于韩国半岛、北部和南部中国,和可争议地出现在日本北部。自1996年首次在美国东部被意外引进以来,这种甲虫已在加拿大及几个欧洲国家(如奥地利、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中发现其踪迹。
在亚洲,Anoplophora glabripennis的常见名称有星空甲虫、平肩白斑长角甲虫或光肩长角甲虫,北美则称其为亚洲长角甲虫(ALB)。这种成虫是一种非常大的昆虫,体长范围从1.7到3.9厘米,触角的长度可达到4厘米,显著超过其身体的1.5至2倍。成虫呈光亮的黑色,每个翅膀盖上约有20个白斑,并且长触角以黑白相间的方式显著区分。虽然这些甲虫能够飞行,但一般仅限于短距离,这也是其体型和重量对科白天虫类的一个常见限制。成虫的腿上部呈现白蓝色。
亚洲长角甲虫可根据翅膀上的标记和触角的图案来区分于其他相关物种。
亚洲长角甲虫主要分布在东亚,尤其是在东中国和韩国。在19世纪中期,这种物种曾在日本被发现,但其是否为原产种仍有争论。这种甲虫在其原生范围外属于入侵种。在其原生范围内,Anoplophora glabripennis主要侵扰枫树、白杨、柳树和榆树等植物。在美国,A. glabripennis已在这些树种上完成发展,并且还包括马栗、相思树、桦树、桂花、梣树、平针树和山杨等树种。 在加拿大,完全发展仅在枫树、桦树、白杨和柳树上确认。
成虫雌性在其生命中会产下45到62颗卵,这些卵通常会被放置在寄主树的树皮下。卵会在13到54天内孵化,具体取决于温度。幼虫的体型呈圆筒状,成长后可长达50毫米。幼虫最初会在树的韧皮部位进行取食,随着年龄增长,则会深入木心进食。幼虫在 1 到 2 年内会经过至少五次蜕皮,而在此过程中会在树内挖掘隧道,并在此过程中喂养。随着时间推移,成虫将在树内继续发育并最终破土而出。
由于在其原生范围外造成的树木高死亡率,A. glabripennis可以改变森林及城市生态系统。根据预测,此种甲虫能够摧毁30.3%的城市树木,并造成669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及早发现是管理入侵的重要手段。
树木受害可透过观察树干上的出口孔来判断,这些孔的直径可达1到2厘米,常见于受害树的主要树冠大枝上。树木的死亡和枯萎、叶子变黄也都是A. glabripennis入侵的指标。各种措施如使用信息素和植物诱引剂来捕捉甲虫,或通过声音感应器来检测其蛀食情况,也正被采用来加强监测。许多案例中,工作人员发现并报告了受到虫害影响的材料,且美国和加拿大已相继针对这种类型的甲虫建立了检疫制度。
因应亚洲长角甲虫的入侵,各地已建立检疫禁令,限制搬运可能受到其影响的树材。
在北美的小范围入侵中,A. glabripennis有可能被根除。随着树木的去除或治疗,所有位于入侵地区附近的宿主树木均需进行重新调查。随着对抗入侵的持续努力,这种甲虫的根除计划进展顺利。这一系列的措施及相关研究显示了对于任何新的入侵物种持续监控及应对的重要性。在面对这种生物威胁时,我们该如何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监控,提高对新入侵物种的警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