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约三十年前,运动比赛的计时系统经历了一次颠覆性的变革,而这一变革的核心就是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传统上,运动比赛的计时多由人员使用手动计时器进行,或者依赖影片录影进行后期比对,而这样的方法不仅耗时,且容易出错。在RFID技术的引入下,赛事计时变得高效、精确,为运动员的表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数据支持。
RFID计时系统的核心是安装在运动员身上的传感器,通常称为「转发器」。
「转发器基于无线射频识别的原理,会向赛道上的接收器发送一个唯一的代码,当运动员通过某些战略位置时,这些代码会被即时捕捉和记录。」
这些转发器可以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类。主动式转发器内部装有电池,当接收到信号时会主动发送代码。相比之下,被动式转发器则依赖于外部的电磁波能量进行发动。无论是哪种类型,计时系统的效率都取决于安放在起点和终点的天线,以及与解码器的连结。
RFID技术最早于1980年代末期被应用于车赛,而到1990年代中期,随着低成本的134 kHz转发器和读取器的问世,它开始广泛应用于各种运动赛事。这一技术逐渐成为世界大型赛事计时的基石,包括马拉松、铁人三项和滑雪等运动。
大规模的跑步赛事,例如参赛人数超过1万的比赛,首当其冲成为RFID计时技术的应用领域。由于人力计时的局限性,在这样的比赛中,手动计时几乎是不可能的。此外,RFID系统能够有效解决运动员在起跑线上出现的延迟问题,从而对其表现不造成负面影响。
「通过在赛道的起点和终点安放天线或计时垫,赛事组织者可以准确计算每位运动员的净成绩。」
如今,许多大型赛事已经采用一次性转发器,这些转发器通常以贴纸的形式附在比赛号码上,或是直接贴在跑鞋上。这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不仅避免了转发器的回收,还简化了赛事组织的流程。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RFID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运动赛事的计时系统也在不断演变。越来越多的系统选择使用UHF(超高频)转发器,这些转发器具备更佳的读取效能。 UHF系统的优势在于它们的制造成本低廉且读取准确,这使得RFID技术在运动赛事中的应用前景更为广阔。
这一切技术的背后,是计时软体的支持。随着数据分析技术的进步,所有RFID计时系统都配有专业的软体来计算比赛结果和分段时间,并即时更新至互联网,让选手和观众都能轻松查询到最新的赛果。
在RFID技术的助力下,运动赛事的计时不再是单纯的时间统计,而是成为了一项强大的数据获取与分析工具。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未来的运动赛事会如何进一步提升计时的精确性和实用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