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在癌症治疗领域引发了革命,这类药物的成功不仅改变了我们对癌症的治疗方式,还使得许多患者获得了新的希望。这些药物的主要作用是唤醒潜伏的免疫系统,刺激人体自然的抗癌能力,使其能够更有效地对抗癌细胞。
癌细胞表面通常有肿瘤抗原,这些抗原能够与免疫系统的抗体或T细胞受体结合,从而引发免疫反应。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主要目的是阻止机制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这些机制通常会让免疫系统无法识别癌细胞。这项技术最初是在2018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James P. Allison和Tasuku Honjo提出的,确立了我们可以通过靶向免疫检查点来提升T细胞对肿瘤的攻击能力。
回顾历史,17世纪和18世纪,各种形式的免疫疗法已经开始被应用于癌症的治疗。美国外科医生William Coley于1891年注射链球菌来治疗无法手术的肿瘤患者,显示出感染对于肿瘤的潜在治疗效果。
Coley在研究文献后发现,经历感染的患者中,部分癌症完全消失,这让他尝试将细菌产品应用于癌症治疗。
目前有许多类型的免疫疗法被用来治疗癌症,其中最为知名的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T细胞转移疗法、单克隆抗体、治疗疫苗和免疫调节剂等。这些疗法可以根据是否直接参与宿主免疫系统的介入分为主动和被动疗法。
这类药物通过阻断在免疫系统中起负面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创造条件使免疫细胞能够更强烈地回应癌细胞。当前有多款经过批准的检查点抑制剂,如ipilimumab、nivolumab和pembrolizumab等。
T细胞转移疗法的基本概念是从患者身上提取T细胞,然后在实验室中进行改造,使其能够更有效地攻击癌细胞,最后再将这些改造后的T细胞回输到患者体内。
目前较为流行的细胞免疫疗法包括树突状细胞疗法和CAR-T细胞疗法。这些疗法依赖于将特定的抗肿瘤特征引入患者的免疫系统,从而提升对癌细胞的识别及消灭能力。
树突状细胞疗法透过促使树突状细胞呈现肿瘤抗原给淋巴细胞来激发抗肿瘤反应。
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创新技术,通过基因改造使患者的T细胞表达能识别肿瘤细胞的嵌合抗原受体,这使得治疗针对性更强,能有效摧毁肿瘤细胞。
抗体疗法也是当前癌症治疗的一个主要方向,这些疗法通常分为裸单克隆抗体和结合型单克隆抗体。这些抗体能够将免疫系统的攻击引导至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新一代的抗体疗法,像是以抗CD47抗体为主的治疗,旨在恢复肿瘤细胞的清除能力。这些策略正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可喜的效果。
随着科学的进步,针对癌症的免疫治疗将不断演变,我们对于利用免疫系统打击肿瘤的潜力充满期待。究竟未来的治疗手段会如何改变我们的抗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