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倒症候群是一种相对少见但却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的病症。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胃或食道手术后,但也可能由糖尿病或某些药物引起。实际上,这种病症是由于胃与小肠之间的幽门括约肌功能不足或缺失,导致食物过快地从胃部移动到小肠。倾倒症候群主要有两种型态,根据症状出现的时间进行分类,分别为早期和晚期倾倒症候群。
早期倾倒症候群通常在饭后10到30分钟内出现,其引发原因是大量食物迅速进入小肠,尤其是含糖食物,导致小肠快速扩张,出现以下症状:
- 恶心
- 呕吐
- 腹痛及痉挛
- 腹泻
- 餐后感到过度饱腹或腹胀
- 出汗
- 无力或眩晕
- 面部潮红
- 心跳快速或不规则
晚期倾倒症候群在饭后2到3小时出现,主要是因为过量的糖分进入小肠后,血糖快速上升,促使胰脏释放大量胰岛素,最终造成血糖过低。其症状包括:
- 低血糖症状如虚弱和颤抖
- 面部潮热
医疗专业人员主要根据病人的症状进行倾倒症候群的诊断,还可透过一些测试来确认诊断。这些测试可能包括:
针对倾倒症候群的治疗通常包括饮食和营养上的改变、药物以及在某些情况下进行手术。大部分患者的症状较轻,通常透过下列方法可有效改善:
改变饮食习惯是缓解症状的第一步,建议包括:
- 每日进食五到六餐小餐,取代三餐大餐。
- 餐后至少30分钟内不喝水。
- 增加蛋白质、纤维以及复合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 避免摄取简单糖类,例如糖果、糖浆和果汁。
- 加厚食物,可以使用果胶或木寡糖等增稠剂。
有些人还发现餐后躺下可以帮助减少症状,尽管这方面的证据较为有限。
医疗提供者可能会开立奥曲肽注射,该药物可以减慢胃排空速度,并抑制胰岛素等肠道激素的释放。
如果倾倒症候群是由于过往的胃部手术所造成,或者对其他治疗无反应的患者,则可能需要进行手术。针对倾倒症候群的手术类型通常会依据之前手术的种类而定,但这类手术的成功率往往不高。
虽然倾倒症候群可能为病患带来不少困扰,但透过适当的诊断与治疗,许多患者仍可获得良好的生活品质。那么,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该如何平衡饮食与健康,让自己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