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面对气候变迁及人类活动影响的当今,森林覆盖率的变化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性议题。森林不仅是生物多样性的摇篮,更是调节气候和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热带森林和北极针叶林这两种极具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各具特色,然而,在这场关于生态奇迹的探讨中,究竟哪一种森林更具生态价值?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2020年的全球森林资源评估,全球森林面积为406亿公顷,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1%。
根据2020年的报告,世界上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森林覆盖为原生森林,这些森林是自然再生的,拥有本土物种,且没有明显的人类活动痕迹。全球的森林主要集中在几个国家,其中五个国家(巴西、加拿大、中国、俄罗斯和美国)拥有超过54%的森林总量。特别是热带地区,森林覆盖率高达45%。
全球的森林生态系统因地区的气候和降水量而异,主要可分为热带森林、温带森林、亚热带森林及北方针叶林(针叶森林)。北方针叶林通常生长在寒冷的地区,如俄罗斯及其他北极地区,拥有丰富的树种与独特的生态特征。热带雨林则因其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成为了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这样的环境为许多特有种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森林提供的重要生态服务包括洪水与干旱的缓解、水质净化、土壤侵蚀控制及疾病减少,尤其热带森林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多,森林的覆盖率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根据报告,自1990年以来,全球已经损失了178万公顷的森林,这相当于一个国家的土地面积。这样的变化让人不禁反思我们的生活方式是否在无形中助长了生态危机的扩大。
虽然森林面积正在减少,但失去树木的速率却有所减缓。 1990年代,每年有780万公顷的森林被砍伐,而到2010年代,这一数字已经下降至470万公顷。这一成果归因于全球对减少森林砍伐的努力,以及森林的自然再生能力。因此,建立种植林和进行生态修复等措施成为当今许多国家的焦点。
虽然难以恢复因工业用途而损失的生态服务,但透过有意识的规划,未来可望重焕森林的生机。
综合来看,热带森林与北极针叶林都拥有各自的独特之处,例如热带森林的高生物多样性与北极针叶林的碳储存能力,究竟我们应该如何在保护与利用之间找到平衡?你认为,未来的生态治理模式应该如何演变以应对当前森林覆盖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