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螃蟹(Cancer pagurus),又被称为可食用的褐色螃蟹,主要分布于北海和北大西洋,甚至可能在地中海也有栖息。这种螃蟹体型结实,呈红棕色,具有特征性「派皮」边缘和黑色爪尖。成熟的癌症螃蟹鹰体可达25厘米宽,体重可达3公斤。这类螃蟹的捕捞量位居西欧螃蟹渔业之最,年度捕捞量超过60,000吨。
癌症螃蟹的成虫背甲呈红棕色,幼蟹则为紫褐色,有时会出现白色斑点。它们的身体形状呈椭圆形,前圆边缘有九个圆形的隆起,似乎就像是派的边缘。公蟹通常的背甲长约60毫米,而母蟹则可达98毫米,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达150毫米。这种螃蟹以夜间捕食为主,主要以各类软体动物和其他甲壳类为食,其食谱的多样性使得它们在海底的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癌症螃蟹的繁殖通常发生在冬季,公蟹在母蟹的上方,使用腿部形成一个「保护笼」,以防止其他捕食者的介入。在母蟹脱壳的过程中,内部受精会发生,这是由两个腹部附肢(生殖器)所协助完成。交配后,母蟹会退入海底的凹坑中,开始产卵,通常能保持250,000至3,000,000颗的受精卵,直至8个月后孵化出来。
母蟹在卵孵化前的长期保护,显示出其繁殖过程的智慧与精密。
刚孵化的幼蟹是浮漂幼体(zoea),约1毫米大,随后发展为后幼体(megalopa)及最终的幼蟹。在第一阶段,幼蟹的腹部发展完全,随著成长体型逐渐缩小并折叠在胸部下方。幼蟹最初会在潮间带定居,待到鹰体宽度达到60至70毫米后,才会移往更深的水域。
癌症螃蟹广泛分布于北东大西洋,从挪威到北非,通常栖息于混合粗糙、泥沙的海底。在白天,这些螃蟹往往隐藏于沉积物中,并在夜间出来觅食,捕食各类甲壳类和软体动物。
主要猎食者是章鱼,甚至会在渔民设置的捕蟹笼中攻击它们。
虽然癌症螃蟹的繁殖过程相当惊人,但它们也容易受到各类寄生虫和疾病的侵袭,这些病害包括各种微生物和寄生生物。在商业捕捞上,因其经济价值,癌症螃蟹成为西欧最重要的商业捕捞品种之一。
癌症螃蟹的捕捞受到了重视,各国也制定了一些法律限制,以保护这些生物的繁殖。尤其是获得高繁殖价值的「怀卵」母蟹是禁止捕捉的,以确保未来的繁殖。不过,具体的捕捞规定因各地的蟹种生长速度差异而有所不同,一些地区的最低登陆尺寸(MLS)会有所不同。
研究表明,海底的电磁场可能对可食用螃蟹造成不利影响,显示出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在烹饪方面,螃蟹的肉质美味,常用于各种菜肴中,如浓汤和派类,让其成为餐桌上的美食。然而,对于这些奇特的生物,我们是否已经足够了解它们的生态与繁殖习性,以在未来制定更有效的保护措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