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内部器官覆盖的薄层组织中,恶性间皮瘤(mesothelioma)是最常见的,而它的发展与石绵(asbestos)的接触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癌症的发展通常是在接触石绵之后20至50年才会出现,而症状包括呼吸急促、胸痛、咳嗽及体重减轻等。这让人们惊觉石绵在我们生活中可能隐藏的危险。
根据报告,全球大约有1.25亿人曾在职场中接触过石绵。这些人面临着高风险,包括采矿工人、石绵产品制造商以及生活在石绵工人周围的人。
石绵固有的化学性质让它成为一种优良的绝缘材料,自19世纪以来在建筑中广泛使用。然而,其致癌性在20世纪中期才慢慢被认识。石绵颗粒的微小和潜伏性使得即使是非常有限的接触也可能导致不良后果。随着时间的推移,石绵纤维会在肺部及其他器官中蓄积,长期下来便可能导致恶性间皮瘤等疾病的发展。
石绵对人体的攻击可能在接触后的四十年内慢慢显现出来,这无疑让其成为癌症的“隐形杀手”。
恶性间皮瘤的症状往往在早期不明显,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肺腔积液、发烧、疲乏和体重显著减轻等情况。在胸部X光或CT扫描中,医生可能依此怀疑恶性间皮瘤,最终确定诊断需要进行胸腔穿刺或组织活检。
面对如此严重的风险,强调降低石绵接触是最有效的预防方式。现在的治疗选项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对于已经罹患疾病的患者,及早的诊断和积极的治疗能够改善生存机率。然而,即使如此,五年生存率仍然只有约8%。
在2015年,美国约有60800人被诊断为恶性间皮瘤,导致32000人死亡。这一病症的比例在不同国家间差异显著,而澳大利亚和英国的病例数明显较高。
作为一种极具危险的物质,石绵引发的健康风险不容小觑。它的长期影响与隐蔽性使得关注其危险性成为公共健康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今,对于建筑物中仍然存在的石绵,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检测及治理,以防止更多无辜者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