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松散的沙土在震动中变得如此脆弱?科学家们发现了什么?

土壤液化现象一直是地质工程和地震学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尤其是当震动或其他压力突然施加于饱和或部分饱和的松散土壤时,这种现象便会发生。科学家们透过多项研究,逐渐理清了这一过程的根本原因。

液化是指当土壤在外力作用下,其有效应力接近于零的情况,此时土壤失去强度,呈现出液体的特性。

土壤液化的概念首先由艾伦·哈泽(Allen Hazen)在1918年提到,他解释了土壤颗粒间的水如何影响土壤的承载能力。在土壤液化发生的过程中,当外部施加的压力急剧增加,饱和的松散沙土便容易失去原本的承载能力,从而使其表现出如液体般的性质。

许多因素影响着土壤液化的发生。尤其是在例如地震的情况下,松散的沙土在震动过程中所受的加载会导致孔隙水压力上升,进一步减弱土壤的有效应力。这种现象在饱和的松散沙土中更为普遍,因为这些土壤在施加荷载时更容易压缩。

土壤液化的影响常常是毁灭性的,包括建筑物基础的突变下沉和结构损坏。

液化现象的破坏性在历史上有过许多记录。例如,1989年洛马普瑞塔地震及1995年神户地震都造成了重大破坏,土壤液化是灾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最近,2010年和2011年的基督城地震同样因土壤液化导致了广泛的住宅损坏。

在2018年,印尼中部苏拉威西省发生了7.5级的大地震,随之而来的是土壤液化,将巴拉罗亚和彼多博村淹没至3米深。这样的灾难使印尼政府考虑将这些区域指定为公墓。

液化的可能性主要出现在年轻的、低密度的、饱和的沙土和淤泥中。

在土壤工程和建筑设计方面,许多国家的建筑法规规定了在设计新建筑及基础设施时必须考虑液化的影响。工程师们在设计桥梁、堤防和挡土墙等结构时,必须评估液化风险。

液化的潜力可以通过简单的经验法则来加以评估,主要参考三个要素:土壤对液化的抵抗力、地震荷载的强度以及土壤抵抗液化的 capacidad。这种评估涉及到土壤的标准穿透阻力和圆锥穿透阻力等参数。

许多建筑物的基础直接置于易液化沙土中,当液化发生时,建筑物将遭遇突然的支撑损失。

不仅在海岸地带,城市地区的液化风险同样值得关注。当地表的水分流动受到扰动,液化的层面也会因为重力的影响而产生侧向移动,造成财产损失和基础设施的严重破坏。

土壤液化除了引起建筑物损坏,渗出来的液化土壤还可能对供水、天然气和电力等基础设施造成威胁。此外,土壤液化的发生频率和影响的方法在学术界仍在积极研究中。

科学家们也在不断发现新技术以减轻土壤液化的影响,例如通过土壤密实技术来强化海岸边的建筑。这样的技术不仅能够降低液化的风险,还能增加土壤的稳定性。

随着气候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我们的生活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在设计未来基础设施时,深化对土壤液化的认识至关重要。这是否将成为城市规划中的一项重大考量,进而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

Trending Knowledge

土壤液化的神秘:为何沙土在地震中会突然变成液体?
土壤液化是一种复杂的土壤物理现象,当饱和或部分饱和的土壤在地震或其他突发压力变化下丧失强度和刚度,从而使固体物质表现得像液体。这一现象在工程和土木科学中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在历史上由于地震造成的灾害使得土壤液化的研究越发重要。 液化的过程首次由艾伦·哈泽提出来,他在描述1918年加利福尼亚州卡拉维拉斯大坝的失败时,指出「如果孔隙中水的压力足够大,可以承载所有的负载,这将导致颗粒之间
1918年加利福尼亚大坝灾难背后的土壤液化故事,究竟揭示了什么?
人类在追求繁荣的过程中,经常无视自然界的潜在风险。 1918年,加利福尼亚大坝的倒塌成为了一个警示,揭示了土壤液化造成的隐患。那次事件不仅夺去了生命,还撼动了人们对土壤行为的根本认识。 土壤液化的定义与过程 土壤液化是一种特殊现象,当土壤在外力的影响下,如地震或剧烈的压力变化时,失去了其稳定性,表现出流动性。正如排水不良的松散砂土受压后,孔隙水压力上升,土壤的有效应力几乎为零,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