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多,特别是在产品开发和服务质量方面。乔瑟夫·朱兰提出的质量设计理念(Quality by Design, QbD)则成为解决这些挑战的一个关键工具。质量设计理念强调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从一开始就将质量纳入考量,以确保最终产品能够满足顾客的需求与期望。
质量不仅是指产品的特征,更涉猎这些特征的可靠性和顾客满意度。
朱兰的质量设计理念并非单独存在,而是与其所提出的质量三部曲(Juran Trilogy)密切相关。这包括质量规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其中质量设计无疑是实现成功的基石。根据朱兰的说法,质量应当是可以计划的,他主张大多数质量危机与问题源于质量的规划不善。
质量设计的逻辑源于顾客的需求,这意味着在产品创新之前,企业必须充分理解顾客的期望。朱兰的过程包括几个关键步骤:首先确定设计目标,其次找出目标市场及顾客,接下来进行需求调研,然后设计产品特征并确保生产过程能够达成这些特征,最后,确立过程控制以确保设计的转化为实际运作。
质量设计过程的最终活动是实施计划并确认转化的成功。
这样的一个系统化方法不仅仅是统计设计方法,它还要求专业团队的合作。这些团队必须由一位负责整体成功的领导者来指挥,他能够直接向高管报告,确保所有成员朝着明确且可衡量的共通目标努力。
在实施质量设计的过程中,企业经常会面临多重顾客需求的平衡挑战。因为不同的顾客可能对产品有相互冲突的需求,比如成本、速度和灵活性。质量设计旨在透过一系列工具和方法,将这些取舍具体化并优化,以便达到顾客的期望。
每一次新产品的推出都伴随着一定的取舍,质量设计提供了使这些取舍变得显性和最佳化的工具。
质量设计还包括了控制变异的现代工具,这些工具旨在预先控制潜在问题的发生。这一过程涉及通过历史数据、测试和建模来测量和理解变异,进而使用标准统计技术预测、分析以及消除不良变异的影响。不仅如此,质量设计还要求持续评估实际表现,并比较与既定目标之间的差异,确保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不断改进。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其报告中强调了质量设计的重要性,特别是在药品的合成和制造过程中。质量设计的核心在于,必须在充分理解产品及其制造过程的基础上构建质量,设法将质量纳入设计之中。这标志着从90年代以来的「质量后设计」方法的显著变革。
除了美国之外,国际会议如国际医药注册技术要求调和会议(ICH)也在推进质量设计的目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ICH提供了一套统一的指南,帮助制造商将质量设计整合进他们的运营中。这一系列指南涵盖从药物配方开发到制药质量系统,显示出质量设计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努力。
当今天的制造业面临着愈来愈多的挑战,乔瑟夫·朱兰的质量设计理念是否能成为未来企业持续成功的关键所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