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DHB系统会被批评为『荒谬』?发现专家对此的深度评价!

新西兰的区域健康委员会(District Health Boards,简称DHB)于2001年设立,负责确保在各自定义的地理区域内提供健康和残疾服务。尽管DHB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成就,却也因其运作模式和管理方式面临了来自专家的猛烈批评。从结构设计到其对公共资源的使用,这个系统究竟为什么会被视为「荒谬」?

历史背景与形成

在讨论DHB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其历史背景。 DHB系统之前的结构包括了多种健康机构,如地区健康局和冠状健康企业,这些机构历经多次调整才演变为DHB。根据2000年的新西兰公共健康与残疾法案,DHB体制取代了医院健康服务系统,开始负责整个新西兰的健康服务资金配置。

专家指出,「在DHB体制下,许多决策的制定过程缺乏透明度,导致资源分配不均。」

管理运作的问题

DHB由监管的委员会组成,成员既有民选成员,也有政府任命的成员。然而,专家对这种管理模式提出了质疑。这样的混合结构是否真正促进了社区的健康需求?或者只是为了满足政治上的需求而被架构出来?

有学者表示,「DHB的设计原本是为了更接近日常民众,但在运作上却背离了这一宗旨。」

资金运用的争议

DHB的资金主要来自新西兰公共卫生部,其配置基于人口数据和社会经济指标。然而,不同的区域之间资金的分配却常常成为争议的焦点。特别是在偏远地区,人们常常感受到健康服务的资源与城市地区的重大差距。这使得健康服务的不平等问题更为凸显。

专家评价与制度改革的未来

随着DHB系统自2022年正式解散,新兴的公共健康机构「Te Whatu Ora」(健康新西兰)及「Te Aka Whai Ora」(毛利健康机构)即将取而代之。专家对这一转变表示乐观,希望能更好地照顾不同族群的健康需求。

卫生学家Michael Baker提到,「DHB的运作模式被视为一种新自由主义的产物,这种制度早该被取代。」

为何DHB的取代是必要的?

批评者认为,DHB所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无法有效整合和分配健康资源,特别是在重大公共健康事件面前。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间,地区间健康服务的协调显得尤为重要,但DHB的结构却使得合作变得困难。

然而,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于这一转型持有不同看法。一些人认为新系统能更好地促进社区健康,而另一些人则担心新的管控机构是否能克服DHB时期的陋习。

结语

随着DHB的解散,新西兰未来的健康体系如何运作,仍然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最终能否真的实现更公平的健康服务,以及广大民众的需求是否能被充分理解和满足,是值得我们持续思考的问题?

Trending Knowledge

从区域健康板到Te Whatu Ora:新西兰健康体系的终极转型揭密!
新西兰的区域健康板(DHBs)是由2000年《新西兰公共健康和残疾法》设立的组织,该法案是在第五届工党政府的倡导下通过的,主要负责确保在特定地理区域内提供健康与残疾服务。 DHBs于2001年1月1日生效,并于2022年6月30日正式解散。在初始阶段,新西兰设立了21个DHBs,因应某些因素于2010年减少至20个,分布于北岛15个及南岛5个。这些健康板由卫生部门负责资金分配,并由当地民选及政府指
由医疗板到健康新西兰:新西兰健康体系如何历经变革?
新西兰的健康体系在过去二十年中经历了重大改变。自2001年以来,区域健康理事会(DHB)被视为提供和资助健康服务的主要机构,然而,随着2022年区域健康理事会的正式解散,此体系被全新的机构「健康新西兰(Te Whatu Ora)」所代替,这一转变意味着新西兰的健康体系将进一步重塑其运作模式和服务提供方式。 区域健康理事会的历史 <blockquote> 区域健康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