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反向物流已经不再是个别的运营环节,它已经成为持续竞争的核心要素。反向物流涵盖了所有与产品及材料上游流动相关的操作,从商品运回初始目标地的流程,还有其相应的价值回收或正确的处置方式。随着全球绿色关注的增加及绿色供应链管理概念的推展,反向物流的实践正变得愈发重要。
反向物流的过程涉及管理和销售过剩及退回的设备和机器。
根据最新报告,2023 年全球反向物流市场的估计价值约为9932.8 亿美元,未来市场预计将以每年10.34%的增长率迅速发展,这让企业不禁思考,如何能在这场新商业竞赛中脱颖而出。
现今许多零售商对商品退货的处理常视为独立的、不相关的交易。他们面临着快速、有效且经济的处理退货的挑战。顾客的需求促使他们必须提供准确且及时的服务标准。
藉由遵循退货管理最佳实践,零售商可以达成既满足运营需求也促进客户留存的退货流程。
反向物流不仅是退货管理,它还涉及到与退货避免、关键过程、处置及其他售后市场的供应链问题相关的活动。这种广泛的跨功能影响表明,企业在改善内部整合努力方面将会受益,特别是在应对外部因素影响的能力上。
实施反向物流,如同其他操作与流程,伴随着固有风险。虽然关于反向物流风险的研究相对有限,但一些研究已经开始探索这些挑战。数据显示,企业的退货费用可能占其总销售的高达7%。而在美国,仅在2020年,退货送货的总成本便高达5500亿美元。
当前,电子商务的崛起进一步加剧了对反向物流的需求。与实体店的平均退货率约为 8% 相比,电子商务的退货率甚至达到了 20%。这不仅影响了商家的收入,也影响了他们的库存管理策略。
研究表明,约 84.6%的美国公司利用二级市场,而 70% 将其视为一种竞争优势。
在台湾的一项研究显示,推动商业反向物流需求的三大影响因素分别是经济需求、环境需求以及社会需求。根据调查结果,经济需求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因素,这与公司的盈利期望密切相关。
在某些行业中,商品分配给供应链下游成员时,会明确提供若未售出可退货的条款,这使下游成员能够承担更多库存的风险。同时,可重用包装系统引发了对封闭循环物流系统的需求,许多行业现在正在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电子商务领域,顾客经常在送货时拒绝商品,进而引发一系列的反向物流程序。这样的「回到原点」流程使企业得以重新进入库存。此举不仅能帮助减少浪费,也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保持弹性。
总结来看,反向物流不仅是货品的退回,而是更深层次的商业策略,以可持续的方式创造价值和效率。然而,企业究竟应如何在反向物流的竞赛中找到他们的优势和机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