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贏得朋友與影響他人》是美國作家戴爾·卡耐基於1936年發行的一本自助書籍。自發行以來,這本書的銷量已超過3000萬冊,使其成為歷史上最暢銷的書籍之一。卡耐基自1912年起開始在紐約舉辦商業教育課程,這本書的誕生與他的教學歷程密切相關。在1934年,他的商業課程吸引了出版商Leon Shimkin的注意,後者說服卡耐基將課程內容整理成書。
最初的五千本印刷量售出異常火爆,讓這本書在首年內便印刷了17個版本。
這本書的第一版於1936年11月出版,並迅速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且在接下來的兩年裡一直保持在榜單上。該書的成功離不開Shimkin的推廣策略,他對該書的市場推廣不遺餘力,發送樣書給前課程學員,並在《紐約時報》刊登了全版廣告。
在《如何贏得朋友與影響他人》發行前,自助書籍已經有相當長的歷史。像Orison Swett Marden和Samuel Smiles等作家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成功,為卡耐基的著作鋪平了道路。卡耐基的教學方式,將他在課堂中的智慧與見解轉化為通俗易懂的語言,讓普通人都能夠理解和應用。
書中的建議不僅針對商業人員,也適用於任何希望改善人際關係的人。
1981年,該書經過修訂,內容結構也有所調整,減少了章節數量,並更新了語言及個案。修訂版的四個部分包括:「如何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技術」、「如何讓人喜歡你」、「如何影響他人接受你的觀點」,以及「如何成為一位領導者」。這些內容的調整,旨在讓書籍更符合當代讀者的需求。
《如何贏得朋友與影響他人》迎來了廣泛的好評與極大的市場反響。它在出版的前三個月內售出了25萬本,並且在隨後數十年裡,每年仍能持續銷售超過25萬本。這本書不僅成為了自助書的經典,還被納入到美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書籍之中。
卡耐基的書為普通人提供了一種實用的方法來改善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係。
許多知名人士表示,這本書對他們的人生產生了重要影響。譬如,華倫·巴菲特在20歲時參加了卡耐基的課程,並將他的證書珍藏在辦公室中。這本書的理念在商業界、娛樂業甚至社會運動中,依然能夠看到它的影響力。
值得注意的是,這本書的技巧有時被人誤用。查爾斯·曼森在獄中利用書中所學,操縱他人進行犯罪行為,而在1998年,俄羅斯的LDS傳教士也曾用書中策略希望從綁架者那獲得寬恕。
在時至今日,自助書類型的書籍仍然持續受到讀者的喜愛,而《如何贏得朋友與影響他人》無疑是這一切的開創者。它以其對人際交往的透徹見解和實用建議,成為後世無數作者模仿的範本。
自助書的影響力長存,難道這就是人們對於改善自我的不懈追求的具體寫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