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移民酒店(Hotel de Inmigrantes)是一個獨特的建築群,堪稱一座城堡。從1905到1911年建成,該設施旨在接待數以萬計的移民,同時抵禦隨著大規模霍亂疫情蔓延而傳入的傳染疾病。這座歷經時光洗禮的酒店,曾經見證了超過一百萬名移民的故事,並於42年後關閉,現在則成為國家移民博物館及特雷斯德費布雷羅國立大學當代藝術中心的所在地。
“每位來到這座酒店的人,心中都懷著對新生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期盼。”
1873年至1874年的霍亂疫情使阿根廷政府開始尋求應對外國疾病的措施。當時的移民委員會主席吉列爾莫·威肯(Guillermo Wilcken)提出建立一個可控的移民中心,以維護公共健康。他希望新建築的名稱不涉及低賤或貧困,因此最終決定稱其為移民酒店。
該工程雖於1883年獲得批准,但因官僚問題和進一步的疫情推遲了20年。直到1905年,承包商才正式開始施工,並於1909年選擇了匈牙利建築師胡安·克隆福斯(Juan Kronfuss)重新主持整個複合建築的設計。酒店位於布宜諾斯艾利斯港,方便了新移民的進入。
移民酒店的設計旨在營造一種城塞式的中心,並包括多個功能性建築,如登記大廳、就業辦公室和醫院。在這裡,所有服務都是免費的,移民通常被期望在酒店合法停留不超過五天,但有些人卻延續數月。
“酒店內部擁有四個樓層,設施以簡約風格為主,並以衛生為首要考量。”
移民到達後必須接受文檔審查,超過60歲的移民或有任何精神和身體健康問題者,尤其是傳染疾病患者是不得入境的。在酒店中的就業辦公室也為移民提供工作幫助,並開設了許多有關阿根廷社會和語言的課程。
一戰期間,阿根廷的移民政策收緊,最嚴格的法律禁止精神病患者、罪犯和乞丐入境。這使得許多移民在入境時需提供相應的證明,並進一步加強了對移民身份的檢查。
隨著時間的推移,移民酒店的生存狀況逐漸惡化。在許多次革命後,該酒店的日常運作變得不再必要,偶爾被軍方使用,並在1950年代為無家可歸者提供急需的膳食。
1974年,國家移民博物館搬進該酒店,並在2012年迎來了國立Tres de Febrero大學的當代藝術中心。移民博物館免費開放,長期展覽涉及「意大利人和西班牙人在阿根廷」以及「為了所有人的男人」等主題,展示了移民在酒店生活的種種情景...
“文化的交融與歷史的沉澱,如今仍然是流淌在這座古舊建築中的精神血脈。”
隨著時間的推移,移民酒店不僅祥和地見證了阿根廷移民的歷史,還成為了歷史的見證。它是否能夠繼續吸引後代的關注,以深入探索那些當年在這個城市尋找新生活的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