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移民酒店(Hotel de Inmigrantes),不僅僅是一座接待移民的建築,還是一座反映公共健康理念的重要堡壘。自1905年開始建設至1911年落成,這座建築曾經接待超過一百萬的移民,並成為了抗擊傳染病的一個先驅。
這座酒店是在全球霍亂疫情之後興建的,阿根廷政府旨在防止外來疾病進入國內的首要任務之一。
隨著1873-1874年的霍亂疫情影響到美洲,阿根廷政府意識到了需要建立一個專門的機構來管理移民問題。當時的阿根廷中央移民委員會負責人威廉·威爾肯(Guillermo Wilcken)提議建立一個新的移民中心,該中心不僅僅是收容所,而是可持續發展的移民酒店,以強調尊嚴而非貧困的概念。
威爾肯希望新建築能吸引來自歐洲的移民,並展現出“美國夢”的意象。
這一計劃因政府官僚主義的延遲而停滯了近20年。在1883年,政府批准了預算和設計計劃,但直到1905年才開始了真正的施工。最終,酒店於1911年正式完工,並在短短一年內便達到了3000人的滿負荷接納。
移民酒店被設計成一個“城堡”,各式各樣的建築圍繞著中央廣場。這些建築功能齊全,包括入境大廳、就業辦公室、管理樓、醫院及住宿設施,各項服務免費提供給住客。酒店預期入住宿客的時間不超過五天,但實際上有些人不得不長期居住。
進入阿根廷的每一位移民在下船之前,都需接受文檔檢查和醫療檢查。
那些年齡在60歲以上或身體/心理有問題的人,尤其是攜帶傳染病的人,則被禁止入境。在此期間,酒店對住客的生活進行了嚴格的管理,每日的作息時間表讓這裡至少猶如一個小社會。
隨著時間的推移,阿根廷的移民法律發生了變化,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該國加強了對入境者的審查。1916年,法律要求所有移民必須提供一份來自原籍國的司法機關證明,以證明他們在過去十年內沒有犯罪記錄。
這一法律持續影響著阿根廷的入境政策,反映了社會對於公共健康的重視和對豐富多元文化的防範。
隨著1955年“自由革命”的到來,這座酒店不再用作專門的移民中心,而是偶爾被軍方與簽證申請所使用。之後在1990年,它被指定為國家歷史古蹟,進一步鞏固了其在阿根廷文化史上的地位。
時至今日,這裡已經改建為國家移民博物館,並展示了移民的歷史和貢獻。2012年,三月三日的當代藝術中心也在此設立。博物館的常設展覽包括“意大利和西班牙人在阿根廷”以及“為全世界的男人”.
隨著對五百萬份移民記錄的數位化,該博物館為涌入阿根廷的後代們提供了重要的家族歷史資料。
這座酒店的故事不僅是一段歷史的追憶,也成為了當代公共健康與移民政策的反映。這樣的背景下,我們不禁要思考,當前的移民政策又將如何影響未來的公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