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是現代人面臨的重大健康威脅,而在疾病的背後,往往隱藏著鮮為人知的“脆弱斑塊”。這些斑塊由脂肪、膽固醇及免疫細胞組成,聚集在動脈壁上,可能造成心臟病發作或中風。
脆弱斑塊的特徵包括薄的纖維帽、大量脂肪的壞死核心、增加的斑塊炎症等。
脆弱斑塊之所以危險,主要是因為它們會導致血管破裂,進而引發血液凝塊,阻塞心臟供血。這種突發性事件通常在患者毫無預警的情況下發生。研究顯示,這些斑塊中存在的高膽固醇結晶在裂解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並引起進一步的炎症反應。
動脈中的脆弱斑塊由多種因素引起,如高血脂、高血壓、吸菸、慢性炎症等。當這些因素持續作用於動脈內皮膜時,會導致內皮受損、增加通透性,促使脂蛋白顆粒進入動脈壁,並吸引免疫細胞如巨噬細胞搬入,進一步導致斑塊形成。
當巨噬細胞吸收過多的氧化脂蛋白後,會變形成泡沫細胞,這些細胞可能死亡,釋放出富含脂肪的物質,進一步吸引更多免疫反應。
許多因素可導致脆弱斑塊的破裂,其中包括血壓的升高。當血流的脈動壓力增加時,斑塊的薄膜將面臨更大的機械壓力,從而更容易破裂。此外,炎症反應的加劇也會導致斑塊的不穩定性,增加心臟事件的風險。
當斑塊破裂時,內部的膽固醇和其他成分將釋放到血液中,這將引起血小板的聚集,導致血栓形成,進而阻塞心臟的血流。
目前尚無有效的方法能在脆弱斑塊破裂之前檢測到它們的存在。CT血管造影可以視覺化血管壁及斑塊成分,但一般的心臟壓力測試和血管造影未必能檢測到這些隱藏的危險斑塊。
許多“脆弱”斑塊在無任何症狀的情況下破裂,因此侵入性檢測的方法的風險尚需進一步評估。
穩定斑塊通常有較厚的纖維帽及較少的脂肪積聚,這使得它們不易破裂。然而,穩定斑塊可能會導致心血管問題,因為它們會減少動脈的直徑,影響血液流通。
因此,如何在預防脆弱斑塊破裂的同時,管理其他心血管風險,始終是醫學界探討的重點。
減少脆弱斑塊磨損的風險可以透過多種方式實現,如優化脂蛋白模式、控制血糖、保持健康體重、採用健康飲食、戒菸及規律運動。相關的研究指出,肥胖和糖尿病也可能與高C反應蛋白濃度有關。
脆弱斑塊是一種潛在的健康隱患,對心臟健康造成威脅,而其形成和破裂的過程依賴於多種生物學及環境因素。隨著對這些斑塊理解的加深,我們或許能開發出更有效的檢測與治療方法,減少心臟病的發生率。然而,促進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早期預防措施,將是我們最重要的武器。你準備好採取行動以保護自己的心臟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