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酶體儲存疾病(Lysosomal Storage Diseases, LSDs)是一組超過70種罕見的遺傳代謝疾病,這些疾病是由溶酶體功能缺陷所引起的。溶酶體在細胞內如同回收工廠,負責消化大分子並將碎片傳遞到細胞的其他部位以便重用。這一過程需要幾種關鍵的酵素。然而,當某種酵素因為突變而出現缺陷時,大分子便會在細胞內積累,最終導致細胞死亡。
溶酶體儲存疾病通常是因為單一酵素不足所引起,並且這些疾病大多以常染色體隱性方式遺傳。
雖然每種溶酶體儲存疾病的比例不超過每10萬名新生兒中1例,但這類疾病作為一個群體的發病率約在每5000至10000名新生兒中有1例。溶酶體通常被稱為細胞的回收中心,它能將多餘的物質轉化為細胞可用的物質。當溶酶體功能不正常時,細胞內往往會儲存大量應該被降解再利用的物質,進而導致各種病理現象的發生。
溶酶體儲存疾病的病徵可以根據不同的疾病及出現年齡而有所不同,症狀可能輕微,也可能嚴重。其症狀包括發展遲緩、運動障礙、癲癇、癡呆、失聰或失明等。有些病童的肝臟或脾臟會增大,還可能出現肺部和心臟問題,骨骼生長異常等情況。
這些疾病多數在幼兒時期就開始發病,許多患者在出生後幾個月或幾年內便會離世。
診斷溶酶體儲存疾病的過程通常首先使用酵素分析 Screening,這是確定診斷的最有效途徑。在某些已知有疾病致病突變的家庭或基因隔離群中,可能進行突變分析。此外,在確定診斷後,對於某些疾病也可進行突變分析以進一步確認。
儘管目前沒有已知的治癒方法,標靶療法在某些病例中可減輕症狀並防止持久損傷。
治療方面,骨髓移植和酵素替代療法(ERT)已被嘗試並獲得一定成功。這些療法可以減輕病童的症狀並減少對身體的永久性損害。此外,臍帶血移植也在一些專門中心中對某些疾病進行。更進一步的,底物減少療法和伴隨療法,這些療法正被評估用於幾種特定的溶酶體儲存疾病中。
近年來,安布羅克索(Ambroxol)被證實能增加溶酶體酵素葡萄糖腺苷酶的活性,這也令它成為治療高雪氏病和帕金森病的有望藥物。這類藥物的作用機制之一是促使細胞分泌溶酶體,從而減少細胞內累積的代謝產物。
溶酶體儲存疾病的研究歷史可以追溯至1881年,當時科學家首先描述了高雪氏病,隨後在1882年發現了蓋澤病。1950年代和1960年代,德杜夫等人運用細胞分劃技術、細胞學研究和生化分析,識別並表徵了溶酶體為細胞內部消化和回收的大分子物質的細胞器。這一突破性發現引領了對於溶酶體儲存疾病生理基礎的理解。
隨著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越來越了解這些疾病的根源和潛在的治療方法。這讓許多面臨這些隱秘疾病挑戰的家庭看到了希望。在未來,我們是否會找到更有效的手段來解決這一系列神秘而又痛苦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