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ook 鮭魚(Oncorhynchus tshawytscha
)是太平洋鮭魚中最大且最具價值的物種。這種魚的名稱源自Chinookan民族,其常見別名還包括「國王鮭魚」、「Quinnat 鮭魚」、「Tsumen」、「春鮭」、「銀色野豬」、「黑嘴」和「Tyee 鮭魚」。Chinook 鮭魚是洄游魚類,原產於北太平洋和北美西部的河流系統,從加州北部延伸至阿拉斯加,甚至至北日本的河流。如今,這種魚也被引入到紐西蘭和巴塔哥尼亞等地。
Chinook 鮭魚的肉質因其高貴的營養成分而備受青睞,擁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然而,某些群體屬於瀕危狀態;儘管如此,許多族群仍然健康。根據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報告,加州海岸的Chinook 鮭魚族群正因過度捕撈、淡水和河口棲息地的喪失、水電開發和不良的海洋條件等因素而衰退。
历史上,Chinook 鮭魚在北美的原生分布從加利福尼亞的文圖拉河到阿拉斯加的科茨比灣。最近的研究顯示,Chinook 鮭魚曾是加州古達潑河流域的原生魚種,而這裡也是美國最南部的主要鮭魚洄游區。然而,不少地區的Chinook 鮭魚數量卻下降至40%。某些區域的內陸分布受到水壩和棲息地改變的限制,例如南加州和一些地區的哥斯達利加及俄勒岡。
1967年,密歇根州自然資源部將Chinook魚種引入密歇根湖和休倫湖,以控制侵入性魚類-海藍魚。在60年代,海藍魚占這兩個湖泊生物的90%。隨後引入Chinook和Coho 鮭魚的計畫大獲成功,這些魚在湖泊的支流繁衍生息。Chinook 鮭魚在巴塔哥尼亞的水域同樣繁榮,並建立了穩定的繁殖群體。
Chinook 鮭魚在背部呈藍綠色、紅色或紫色,側面銀白,腹面呈白色,尾部和上半身有黑色斑點。成年魚的長度通常在60到90厘米之間,最重可達59公斤。這種鮭魚以其高蛋白質與多樣的飲食而聞名,尤其是Omega-3脂肪酸。根據專家指出,Kenai 河的Chinook 鮭魚平均體重為16.8公斤。
Chinook 鮭魚的生命周期與其他鮭魚類似,是海水和淡水的混合型魚類。它們在海洋中生活1至8年不等後,返回原出生河流繁殖。繁殖期通常為9月至12月,母魚會在巢中產卵並保護它們。鮭魚的品系與成長環境息息相關,而越北方的族群,生命週期也相對較長。
2010年,北太平洋的Chinook 鮭魚總捕獲量為140萬條,約7000公噸,其中111萬條來自美國。儘管捕獲情況有下降的趨勢,全球的生產量因水產養殖仍保持穩定。新西蘭是全球最大的Chinook 鮭魚生產和市場供應國,2009年出口量為5088公噸,佔全球生產的一半。
在美國和加拿大,由於對弱小及瀕危鮭魚族群的影響,主要的漁業活動受到限制。許多Chinook 鮭魚族群夢見瀕危或受威脅。若未來不加以保護,這些珍貴的魚類可能會進一步遭受壓力。
「太平洋鮭魚不僅是漁業的寶藏,更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Chinook 鮭魚面臨的挑戰愈加明顯,各方努力保護其生態系統是十分重要的。我們不禁要問,未來我們該如何確保這一珍貴物種及其生態系統的持續生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