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青霉烯類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抗生素,最常用於治療嚴重的細菌感染。隨著抗藥性感染的增長,這些抗生素的使用變得越來越重要。本文將帶您了解碳青霉烯類藥物的起源、用途以及面臨的挑戰,並探討其如何在當今醫療環境中發揮關鍵作用。
碳青霉烯類藥物原本是從天然來源中獲得的,尤其是來自於土壤細菌的產物。
碳青霉烯類的特性主要源自於其結構。最早發現的碳青霉烯是來自於Streptomyces cattleya的thienamycin,這是一種天然衍生的產物。這些抗生素具備廣泛的抗菌活性,尤其在抵抗多重藥物抗性(MDR)細菌方面尤為有效。碳青霉烯類的藥物通常需要通過靜脈注射來給予,因為它們在口服時的生物利用度不高。
這些抗生素的使用範圍相當廣泛,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醫療用途:
碳青霉烯類如ertapenem被推薦用於治療社區獲得的輕至中度腹腔內感染。
2015年的一項系統性評價顯示,女性患者中使用doripenem有助於提升治療尿路感染的成功率。
對於尚未建立的醫院獲得性或呼吸器相關肺炎,碳青霉烯如imipenem和meropenem被推薦作為第一線治療選擇。
對於延伸範圍β-內酰胺酶產生的腸道細菌引起的血流感染,碳青霉烯被認為優於其他治療方法。
碳青霉烯的廣泛抗菌活性使其成為當前醫療中對抗多藥耐藥細菌的重要武器。
雖然碳青霉烯類對抗大多數腸道細菌有效,但隨著抗藥性菌株的出現,如Klebsiella pneumoniae
及其產生的碳青霉烯酶,臨床治療面臨重重挑戰。
根據報導,2011年後不斷增加的β-內酰胺酶產生率使得這些細菌對碳青霉烯類的耐藥情況變得愈加嚴重,這讓臨床醫生陷入了兩難之中。
碳青霉烯類在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並且可能導致癲癇等副作用。這對於那些以食用其他β-內酰胺抗生素為主的患者尤為重要。
隨著碳青霉烯抗生素的需求激增,未來的研究將繼續探索如何克服增長的抗藥性,並開發新型的抗生素來應對不斷演變的細菌威脅。
我們是否能夠在不久的將來戰勝抗菌藥物的抗藥性挑戰,舉行一場人類與細菌之間的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