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青霉烯類(Carbapenems)是一類非常有效的抗生素,主要用於治療嚴重的細菌感染。這類抗生素通常被保留用於已知或懷疑的多重耐藥(MDR)細菌感染。與青黴素(penicillins)和頭孢菌素(cephalosporins)相似,碳青霉烯類也是β-內酰胺抗生素的一部分,通過與青黴素結合蛋白質結合,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來殺死細菌。
碳青霉烯類通常不受新興抗藥性影響,即便是對其他β-內酰胺抗生素也不例外,這使得其在臨床中尤其重要。
但是,近年來對碳青霉烯類的抗藥性感到擔憂,因為對碳青霉烯類抗生素的抗性率日益增加,使得治療這些耐藥感染的選擇變得有限,尤其是當感染來源包括克雷白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等碳青霉烯耐藥腸杆菌時。
根據美國傳染病學會的建議,碳青霉烯類的厄他培南(ertapenem)是治療輕度至中度社區獲得性腹內感染的一線藥物。而多重耐藥的細菌引發的高風險醫院獲得性腹內感染則建議使用多種碳青霉烯類,如多立培南(doripenem)和美洛培南(meropenem)。
一項系統評價顯示,對於複雜尿路感染,儘管未明確指出最佳抗微生物療法,卻支持使用多立培南以獲得高治癒率,特別是在具有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耐藥的大腸桿菌感染者中。
美國胸科學會與美國傳染病學會建議對於晚發性醫院獲得性或呼吸器相關肺炎,使用美洛培南和美克培南等碳青霉烯類作為治療選擇。特別是在懷疑克雷白氏菌或其他耐藥性發展的腸桿菌作為病原時,碳青霉烯類的使用尤為重要。
針對血流感染的研究顯示,抗綠膿桿菌的青黴素與β-內酰胺酶抑制劑的組合可提供與碳青霉烯類相似的效果,尤其是在中性白血球缺乏的癌症患者中。
對於延展型β-內酰胺酶產生的腸桿菌,碳青霉烯類比其他處方藥通常效果更佳。
腸桿菌科的細菌是造成尿路感染、腹部感染和醫院獲得性肺炎的常見病原體。抗β-內酰胺藥物的抵抗主要由β-內酰胺酶的表達引起。目前不少國家已出現具備產生多重耐藥性的腸桿菌株,對治療帶來了極大挑戰。
克雷白氏菌的耐藥株已經在全球範圍內迅速增加,這使得原本可以輕易治療的感染變得無法治癒。
隨著抗藥性逐漸成為全球公共衛生的一大挑戰,碳青霉烯類的持續使用與研究變得越來越重要。如何在這一背景下尋找有效的治療方案,以對抗日益增長的多重耐藥菌群,將是醫療界面臨的重要課題。
在面對未來抗藥性挑戰的情境下,我們是否能找到更有效的策略以確保碳青霉烯類能繼續保護我們免受危險細菌的威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