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約12900年前的地球,發生了一場使氣候驟變的災難,這一事件被得到一些研究者的認可,而相對於啟迪的歷史長河,則受到許多主流科學家的質疑。這場被稱為「較年輕的德萊雅斯(Younger Dryas)」事件的寒冷時期,其起因至今仍無法完全確定。最具爭議性的解釋就是「較年輕的德萊雅斯衝擊假說」(YDIH),但大多數學者對此持懷疑態度,主要原因在於相關證據的可重複性。
這一假說不僅受到創造主義的影響,還被批評類似於冷融合的理論,因為缺乏可重複的結果。
根據這一假說,該事件或許與來自外太空的撞擊有關,並假設發生了一次彗星或小行星的空中爆炸,這標誌著「較年輕的德萊雅斯邊界層(YDB)」。然而,這一理論受到炙手可熱的批評,而一些重要的研究者也指出,原始的YDB層缺乏可確認的證據。至今,YDIH的支持者未能提供其研究數據,對於請求澄清的要求更是置之不理。
最近的研究工作顯示,支持此假說的最新論文的某些圖像遭到數位編輯改動,而有關學者最初否認後卻贊同不當操作的事實,進一步損害了該論文的可信度。2011年的一項研究指出,儘管該假說試圖論證過去的某些事件造成的廣泛氣候變化,但迄今為止沒有充分的獨立證據來支持這樣的主張。
研究者們注意到,原始的YDIH證據中,有七項至今未能重複得到支持,這表明需要對此假說的基本前提進行深入評估。
除了支持YDIH的觀點之外,許多主流地質學者將「較年輕的德萊雅斯」事件視作由於北大西洋海流的突然減少或閘門停止引起的氣候變化,這一理論還與北美洲的冰川融化有關。支持性資料顯示,隨著冰層的融化,最終致使該區域的生態系統也發生了顯著的改變。然而,即使如此,目前針對該事件的全面分析仍顯示出其複雜性,無法僅用一個理論來解釋這整個歷史事件的根本原因。
對於「較年輕的德萊雅斯衝擊假說」的可行性,大多數科學家的看法始終顯得保留。一些持反對意見的學者指出,當時的生物多樣性並未如預期般受到外部撞擊所致的急劇這一假說影響,而是表現出保持穩定的趨勢。
在進行的多項研究中,如干旱、隨機氣候變化等累積因素被認為對當時的生態系統影響更為深遠。
例如,關於大型生物的滅絕事件,眾多學者認為,各種物種的消失是不同步的,南美洲的滅絕事件甚至在北美洲消失後400年才開始發生。這一資訊使得一種真正的、瞬時的撞擊事件為該期間的氣候變化解釋 情容易引起懷疑。
在探討人類社會的影響方面,研究者們同樣無法找到任何關於古人類數量減少的明確證據,這進一步推翻了YDIH所預測的結果。基因資料的專業分析顯示,某些原始南美居民在更早的時期受到重大衝擊,與YDIH無關。
隨著研究的深入,Hiawatha隕石坑的發現更是引發了不少爭論。這一隕石坑最初被推測可能與較年輕的德萊雅斯事件有關,但隨著進一步的測定,其實際年齡被確定為5700萬年前,這與目前的YDIH理論相矛盾。
主流的氣候學家與地質學者協議,該事件或許是自然環境長期演變的結果,而非瞬間的外力干擾。
儘管有無數的證據和論爭存在於「較年輕的德萊雅斯衝擊假說」的推斷中,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了這一重要的氣候事件?我們是否真的了解我們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