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五百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更加廣為人知的名稱為「天眼」,坐落於貴州省的自然盆地中,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這項驚人的科技結合了前沿的工程和天文學,探索著深邃的宇宙,尋找著新脈衝星及其他天體。
FAST的建設始於2011年,並於2020年1月宣布全面運行。該望遠鏡的設計獨特,其500米直徑的鏡盤能夠實時調整,持續吸引著全球天文學家的目光。
FAST採用先進的設計,包含4,450個金屬面板,形成一個可以即時調整的拋物面結構。這一革命性設計,不僅讓望遠鏡能夠快速適應不同的觀測需求,也提升了其對微弱信號的提取能力。
該望遠鏡的反射面由一組鋼纜支撐,其位置可以通過架於上方的可移動天線來改變。這使得天眼在頻率範圍達到70 MHz到3 GHz之間的觀測能力,使其成為找尋脈衝星的理想工具。
根據報導,自2016年首次觀測以來,FAST不斷發現新的脈衝星,尤以2017年8月的兩顆新脈衝星為最。
FAST的首個發現是PSR J1859-01和PSR J1931-02,分別距離地球16,000光年和4,100光年。這一重大发現不僅證明了FAST的技術實力,也進一步證實了它在探索宇宙中的潛力。
截至2021年,FAST已成功發現超過500顆新的脈衝星,其成果與澳大利亞的帕克斯天文台的獨立確認彼此相輔相成,展現了國際合作在科學研究上的重要性。
創建FAST的構想始於1994年,並於2007年獲得正式批准。整個建設過程涉及到數千人的搬遷,這樣的決策固然艱難,但亦顯示出中國政府對於天文研究的重視程度。
「FAST並不僅僅是一個望遠鏡,它更是一扇通往宇宙的窗戶,讓我們探索那些尚未解答的問題。」
與前Arecibo望遠鏡相比,FAST在設計上有顯著不同。Arecibo的鏡面為固定的球形,無法實時調整。這種差異使得FAST在捕捉信號及其廣泛的觀測範圍上,表現出更大的彈性和效率。
FAST的未來任務不僅限於尋找脈衝星,還包括對中性氫的廣泛調查、星際分子探測,以及尋找來自外星智慧生命的信號。2021年起,FAST將開始對外國科學家開放,進一步推動國際合作。
「這一計劃不僅讓我們更深入了解宇宙的歷史,還開拓了尋找外星智慧的可能性。」
從最初的設計構想到最新的脈衝星發現,FAST不斷刷新著人們對宇宙的認識。隨著人類對宇宙探索的持續深入,未來我們或許還會在宇宙的黑暗角落中發現更多令人驚喜的秘密,這一切最終將如何影響我們對於自身存在的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