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在大山中的天眼:FAST是如何建造的?

在中國貴州省的鬱鬱蔥蔥的山脈中,坐落著一個引人注目的科學奇蹟——五百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被譽為「天眼」。它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填充孔徑射電望遠鏡,也是獨特的工程技術成就,象徵著中國在天文學領域的雄心壯志。

建設過程的回顧

FAST的建設歷程開始於2011年,經過多年的策劃與準備,最終於2020年開始正式運行。在這段歷程中,總共花費了將近30億人民幣的資金,並且涉及了人員的搬遷和環境的保護。超過9000人的村民在科學研究的需要下被遷移,以建造一個適合射電觀測的無干擾區域,這無疑是一個艱難的決策。

在一個天然的盆地中,FAST有著500米的直徑,其巨大的圓形反射腔成為了聚焦宇宙無盡信號的窗口。

技術創新

FAST的建設中,使用了4500多塊的金屬面板,通過活躍的表面設計隨時調整形狀來確保最佳的觀測效果。這種動態的設計是FAST的一大亮點,使得它能夠實時跟隨不同方向的無線信號。懸掛在射電望遠鏡上方的接收天線能夠通過電動滑輪系統自動移動,這使得長距離的觀測變得更加方便。

「FAST改寫了射電望遠鏡的設計規則,它的活動表面技術使得宇宙探索的準確性大幅提升。」

首次觀測與發現

2016年9月,FAST迎來了它的第一次光亮觀測。在隨後的幾年中,FAST成功探測到多顆脈衝星,最初的發現甚至引起了國際上的廣泛關注。這些新的脈衝星不僅提升了科學界對於宇宙的認知,也為未來的研究鋪平了道路。

「從2017年到2021年,FAST的脈衝星發現數量驚人,顯示出其強大的觀測能力。」

科學任務與目標

FAST的科學任務包括但不限於大型中性氫調查、脈衝星觀測和尋找外星智慧的信號。透過這些研究,FAST不僅致力於揭示宇宙的奧秘,也希望能在尋找 extraterrestrial 智慧生命的道路上取得突破。

環境考量與挑戰

為了確保觀測的準確性,FAST要求周圍農村的居民轉移,並禁制此區域使用手機等發射無線信號的設備。這項措施引起了不少爭議,因為為了科學研究,社會經濟也面臨挑戰。而這樣的取舍對科學探索來說究竟值得嗎?

「科技進步與社會發展之間的矛盾,時常考驗著科學工作者與政策制訂者的智慧。」

FAST的未來

隨著技術的不斷更新,FAST的業務還在不斷拓展中,預計未來將會聯合更多全球頂尖的科學家進行研究。未來計劃擴充進一步提升觀測解析力的多個射電望遠鏡,將為人類的宇宙探索帶來全新的可能性。

然而,在這無垠的宇宙中,人類的探索之路仍在繼續,我們是否能解開宇宙中更深層的奧秘?

Trending Knowledge

中國的天文奇蹟:FAST如何改變我們對宇宙的理解?
在中國貴州省的平塘縣,一項令人驚嘆的工程已經完成,這就是五百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它被譽為天文學的一項巨大成就,因為它不僅是現今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還能顯著提升我們對宇宙的理解。 設計與技術創新 FAST擁有500米直徑的反射面,坐落於一個自然凹地中。它的獨特設計包括4500個可動的金屬面板,這些面板能根據需要即時調整形狀。這使得FAST在接收信號時擁有超高的
天眼的驚人發現:FAST是如何在宇宙中找到新脈衝星的?
中國的五百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更加廣為人知的名稱為「天眼」,坐落於貴州省的自然盆地中,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這項驚人的科技結合了前沿的工程和天文學,探索著深邃的宇宙,尋找著新脈衝星及其他天體。 <blockquote> FAST的建設始於2011年,並於2020年1月宣布全面運行。該望遠鏡的設計獨特,其500米直徑的鏡盤能夠實時調整,持續吸引
500米的神秘:FAST為何是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
在中國貴州省的達窩凼洼地中,雄偉的五百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如同一顆明亮的明珠,閃耀在科技的天空。自2016年首次觀測到光芒以來,FAST便承載著無數的科學夢想,成為探索宇宙奧秘的前沿力量。 FAST的建設背景 關於此台望遠鏡的構思可追溯到1994年,經過多年的籌備,最終在2007年得到了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批准。建設工作從2011年開始,並於2016年7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