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森林覆蓋面積達到1140萬公頃,占國土面積的32%。這些猶如綠色海洋的森林中生長著約900億棵樹,總木材存量為37億立方米。根據德國聯邦森林法(BWaldG)的定義,森林是任何種植有森林植物的區域,包括採伐後的空地、森林道路和林地附近的草地等。
根據2012年第三次聯邦森林調查的結果,德國的森林面積已達11419124公頃,這一數字相比於2002年的小幅增長顯著。各州的森林覆蓋金字塔也呈現出各種特徵。巴伐利亞州擁有最多的森林面積,達260萬公頃,而黑森州和萊茵-普法爾茨州的森林覆蓋率高達42.3%。
“在德國,約有200萬個森林擁有者,這些擁有者涵蓋了國有林、公司林和私有林的不同類型。”
在土地所有權方面,私有森林佔據德國森林面積的48.0%,國家森林佔29.0%,而公司森林則佔19.4%。私有森林的擁有者多達200萬人,平均面積為3公頃,顯示出德國民眾對森林的障礙和興趣。
根據2012年森林調查,德國森林中錄得的樹種已達51種,其中最主要的樹種為雲杉,佔有26.0%,隨後是松樹(22.9%)、山毛櫸(15.8%)和橡樹(10.6%)。除了這些樹種,德國森林中還能找到懸白樺、歐洲赤松以及道格拉斯冷杉等多種常見樹種。
“德國的森林本應強烈受到落葉樹的影響,尤其是紅山毛櫸,但現今的樹種組成卻受到過去幾個世紀的森林利用方式影響。”
由於歷史上對森林的過度開發,今日的德國森林組成中相對較高的針葉樹比例實際上是對於曾經的森林退化問題的一種應對。過去的幾個世紀,許多森林遭到毀壞。為了解決即將來臨的木材短缺,許多被破壞的森林區域在可持續森林使用的背景下重進行了造林,其中不乏雲杉和松樹。
隨著戰爭的破壞以及大規模使用木材的需求,德國的森林也經歷了高度的轉變。自中世紀以來,德國的森林就面臨著斷木和不斷性的改變,這不僅影響了當前的樹種分布,還影響了這些森林未來的生態狀態。戰後的重建工作雖然使森林獲得了重生,但這也是建立在以針葉樹為主的基礎之上。
“在大規模的重建中,雲杉與松樹得以佔據主導地位,這大大影響了德國森林的生態結構。”
鑒於這些樹種能適應各種 ecological 環境,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針葉樹成為了德國森林中最顯著的特徵之一。這一點亦引發了環保及生態學家對未來森林保護的反思。
現在,隨著氣候變化的影響越來越明顯,德國森林面臨著新的挑戰。戰略性的森林管理和對樹種多樣性的保護將成為未來的重要議題。如何創造一個平衡的森林生態系統,以保證長期的可持續性,將考驗著當前的決策者和未來的森林經營者。
面對如此豐富的樹種多樣性與生態挑戰,壯觀的德國森林究竟會如何演變,未來還會隱藏哪些奇特的樹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