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森林面積涵蓋了1140萬公頃,占全國總面積的32%。擁有約900億棵樹,總木材儲量達到37億立方米。根據聯邦森林法(BWaldG)的定義,森林是指任何種有森林植物的區域。
森林的定義不僅僅限於樹木,還包括砍伐區、遮蔽的土地、森林道路及其他為森林服務的區域。
根據2012年進行的第三次聯邦森林調查(Dritte Bundeswaldinventur),德國的森林總面積達到11419124公頃。在這片森林中,有超過1100萬公頃為木材生產森林,364962公頃則是非木材生產森林。在2002到2012年間,德國森林的總面積增加了49597公頃,這一增長相對於當前的森林面積而言僅為0.4%。
德國大約有200萬名森林擁有者,這些擁有者包括個人以及公共機構。根據森林擁有類型的定義,森林可分為三種:國有森林、企業森林及私人森林。國有森林由聯邦政府或地方政府單獨擁有,企業森林則由市政當局及公共機構管理。
其中,48%的德國森林是私人擁有的,29%是國有森林,19.4%是企業森林,3.5%是聯邦國有森林。
根據統計,德國最大的森林擁有者是巴伐利亞自由州,其擁有的森林面積約778,000公頃,主要由巴伐利亞國立森林管理。企業森林的數量估計約為60000個,平均大小為38公頃。
根據2012年的調查,德國的森林中記錄了51種樹種。最為常見的樹種是雲杉,佔森林面積的26%。此外,松樹、山毛櫸和橡樹等也是常見的樹種。共同樹種還包括白樺、白蜡樹、黑榆樹、歐洲落葉松、辐射園及草地楓樹等。
德國的森林,過去主要是由落葉樹組成,但現今卻以針葉樹為主。這一變化可追溯到幾個世紀前,當時的過度砍伐及戰爭導致了森林的枯竭。這些地區隨後被重新植樹,主要選擇了堅韌的雲杉和松樹,因為它們可以適應較為嚴苛的生態條件並提供豐富的木材資源。
面臨重建的挑戰,德國的森林擁有者和林業專家們展現了他們的文化成就,成功復興了這片被破壞的土地。
隨著時間的推移,德國的森林面積和擁有者結構變化多端,這一過程不僅影響生態環境,還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方式。是否真的存在一位“森林主宰”來決定德國的森林未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