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頭肌(biceps brachii),又名上臂二頭肌,位於上臂前方,是一塊重要的肌肉,主要負責手臂的屈伸與旋轉。許多人可能知道,這塊肌肉由長頭與短頭兩個部分組成,然而,研究發現約有10%的人體內存在一種第三頭肌的變異,這一現象不僅在生物學上引人注目,更引發了醫學與運動科學領域的廣泛關注。
二頭肌是人體中變異性最強的肌肉之一,第三頭的存在可能會影響到力量與靈活性。
二頭肌的主要功能是屈曲肘部和旋轉前臂,尤其是在上肢運動時,二頭肌的參與不可或缺。它的兩個頭部,各自起源於肩胛骨的不同位置,會在上臂中部結合形成一個共同的肌肉腹部。
對於存在的第三頭肌,研究者發現它通常是在接近短頭的地方從肱骨上起源。在一些稀有案例中,有報導指出甚至可以有四到七個超數肌頭的情況。
這一變異的功能尚未完全解析,但可能會對運動表現、關節穩定性及力量發揮產生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女性與男性中這一變異的發生頻率相似,並且在身體兩側的分佈也相對均勻。這表示相關的基因或環境因素可能同樣影響男女。
該變異可能在某些情況下影響肌肉的受傷風險,尤其是在重物舉起或快速運動時。臨床上,二頭肌的主動或被動受損,都會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而運動訓練可以幫助增強相關肌肉群,降低傷害風險。
針對二頭肌的訓練如臂彎舉(bicep curls)和引體向上等運動,可以有效增強肌力。
過去醫學界對於二頭肌的理解相對簡單,但這一變異的發現提醒我們,人類的身體結構具有高度的變化性。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們可能會重新審視傳統解剖學對於二頭肌功能的理解及其在整體運動體系中的角色。
綜觀這些發現,使我們思考的是:是否在未來的運動訓練與康復中,應考慮到這些肌肉的變異,從而更有效地設計訓練程序和治療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