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伊斯蘭教中自古以來就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與經文的中心地位以及其研究在伊斯蘭傳統中的重要性密切相關。在現代之前,教育通常從小學習阿拉伯語和《古蘭經》開始。在伊斯蘭的前幾個世紀,教育環境完全是非正式的,但從11及12世紀起,統治精英開始建立稱為"馬德拉薩"的高等宗教學習機構,旨在獲得宗教學者的支持與合作。
馬德拉薩迅速遍布整個伊斯蘭世界,這有助於將伊斯蘭學問擴展到城市中心以外,並將多元的伊斯蘭社群團結在一個共同的文化計劃下。
馬德拉薩主要專注於伊斯蘭法律的學習,但也教授神學、醫學和數學等其他科目。歷史上,穆斯林將從前伊斯蘭文明繼承的學科,如哲學和醫學,稱為“古代科學”或“理性科學”,並區分於伊斯蘭宗教科學。這些古代科學在幾個世紀間蓬勃發展,並成為古典和中世紀伊斯蘭教育框架的一部分。
在阿拉伯語中,教育用三個詞來表達,最常見的是ta'līm
,其根源來自於‘alima,意味著知識與學習。其次是Tarbiyah
,源自於raba,意指基於上帝旨意的精神和道德成長。最後是Ta'dīb
,來自於aduba,意指文化或社會行為的正確性。
在伊斯蘭傳統中,尋求知識被視為一項重要的義務,這一觀點在許多哈迪斯(聖言)中有所體現,穆罕默德曾教導信徒“即使是在中國也要尋求知識”。
教育的中心地位使得學習在伊斯蘭教中成為一個核心支柱。雖然無法確定伊斯蘭前期社會的識字率,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相較於歐洲同時期的社會,這些識字率相對較高。學生通常從幼年開始學習阿拉伯語和《古蘭經》,這通常在家庭或附屬於清真寺的小學進行。
學生在接受教育後,往往會接受tafsir
(《古蘭經》詮釋)與fiqh
(伊斯蘭法律)等進一步的培訓,這被視為特別重要的學習內容。教育的重點在於記憶,但也會訓練更高年級的學生參與對所學文本的評論和理解。這個過程涉及期望成為學者的學生進入到學者階層的社會化,這些學生來自幾乎所有的社會背景。
伊斯蘭帝國的疆域橫跨近千年,見證了至少60個主要學習中心的興起,東方的巴格達和西方的科爾多巴為其中最著名的中心之一。儘管馬德拉薩的教學大多數正式開放於男性,但城市中名門望族的女性通常會在私人環境中接受教育,並且許多人同樣獲得並授予《聖訓研究》的ijaza
(學位)。
在古典和中世紀的伊斯蘭社會中,教育的傳遞主要是通過私人導師來進行,這尤其適用於那些經濟富裕的家庭,而非馬德拉薩。
許多著名的學者和政治活動家也曾在這些教育機構中受訓。馬德拉薩通常包括清真寺、宿舍和圖書館,由waqf
(慈善基金)維護,支付教授的薪水以及學生的津貼。與現代大學不同的是,馬德拉薩缺乏標準化課程或體系化的證書制度,教育中更注重的是學生和教師之間的個別關係。
在醫學教學方面,以希波克拉底的四種體液理論為基礎的醫學教育相對成熟,這種理論被認為是醫學的奠基之一。著名醫生伊本·西納(Avicenna)撰寫的《醫學典範》成為跨歐亞的重要醫學書籍,直到幾個世紀後仍被廣泛使用。
今天,伊斯蘭教育強調宗教與世俗知識的協調整合。ilm
(知識)的中心地位幫助穆斯林適應快速變化的全球化世界。現代伊斯蘭教育體系努力平衡傳統宗教教育與當代科目,以應對現實挑戰,並遵循伊斯蘭的道德原則。
在全球範圍內,穆斯林青年在教育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雖然男性通常面臨著教育的普遍限制,但許多女性已在近幾代中取得了可觀的學習成就,逐漸彌補性別差距。
在這樣的背景下,伊斯蘭教育的未來如何與全球教育趨勢接軌?這將如何影響未來的社會結構與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