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自伊斯蘭教創立以來一直扮演著關鍵角色,其中心在於經典的學習及其在伊斯蘭傳統中的重要性。在現代之前,教育通常從年幼開始,內容包括阿拉伯語和古蘭經的學習。在伊斯蘭早期的幾個世紀,教育環境是非正式的,但自11世紀和12世紀起,統治精英們開始建立高等宗教學習機構,也就是著名的「麥德拉薩」,旨在獲得和維護對伊斯蘭學者的支持和合作。這些麥德拉薩迅速在整個伊斯蘭世界中擴張,促進了伊斯蘭學問的傳播,團結了多元的伊斯蘭社區,形成共享的文化項目。
「尋求知識,即使在中國也是必要的。」這樣的教誨在穆罕默德的多個聖訓中常見,顯示出學習對穆斯林的重要性。
在伊斯蘭的歷史中,對於學問的重視得到各種表現。學習的開端通常是在家庭或與清真寺相連的初級學校進行。學生們首先學習阿拉伯語和古蘭經,隨後部分人進一步接受古蘭經釋義和伊斯蘭法學的教育,這被視為特別重要的方面。教育的內容重點在於背誦,但也使更高年級的學生參與到文本的評論傳統中,進而社會化那些來自各種社會背景的學者,成為「烏萊瑪」的一員。
伊斯蘭帝國在近千年的歷史中,擁有至少60個主要的學習中心,巴格達和科爾多巴是東西方最著名的兩個。雖然最初的教育設置是非正式的,但從11世紀到12世紀,以建立麥德拉薩為標誌的正式教育系統逐漸出現。這些機構專注於伊斯蘭法學的學習,但同時也涵蓋了神學、醫學和數學等其他課題。
「學習是我們所有人的責任。」這體現了伊斯蘭教育的普遍性。
至於伊斯蘭教育的理論方面,著名的伊斯蘭學者阿布·哈米德·加扎利強調,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個體更忠實地參與伊斯蘭的教導,強調了宗教與學術的緊密聯繫。當今的教育系統力圖在現代化與傳統宗教教育之間達到平衡,以應對全球化帶來的挑戰。此外,許多穆斯林國家當前的教師培訓計劃致力於全面發展教學技能及宗教知識,目標是培養出既具道德價值又能引導學生的教師。
「知識是伊斯蘭教義中的核心,無論是精神領域還是世俗學科,教育都期待著和諧並存。」
然而,女性在伊斯蘭教育中的角色也極為重要。雖然正式的麥德拉薩教育大多對男性開放,但許多來自顯赫家庭的女性在私密環境中接受教育,並獲得了教授哈迪斯等科目的學位。這些女性學者對於伊斯蘭教育做出了重要貢獻,其中如哈迪賈,穆罕默德的妻子,在她的家中教導古蘭經傳統,影響深遠。
儘管今日的穆斯林女性在接受教育上有著許多限制,這並不意味著這種限制是制度化的。很多地方的女性同樣在伊斯蘭教育體系中持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哈迪斯的傳播和教學上。學術界有人指出,儘管在一些文化環境中女性的教育機會有限,但無論是什麼宗教背景的女性,現代都相較於過去取得了更大的教育成就。
隨著全球教育趨勢的發展,穆斯林和其他宗教群體之間的教育差距逐漸縮小,但在某些地區仍存在著結構性的教育不平等。這一現象在女性教育的領域同樣顯示出許多重疊的經濟和宗教因素。因此,如何平衡伊斯蘭教育的傳統與現代需要,滿足當代社會的挑戰,可能是一個值得進一步探討的課題,這究竟也反映了當前全球教育的普遍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