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白內障手術已經變得相對安全且普遍。然而,某些患者在手術後可能會出現黃斑水腫的情況,這給他們的視力帶來了潛在的風險。黃斑水腫是一種由於液體和蛋白質在視網膜黃斑區積聚而引起的疾病,可能會嚴重影響患者的中央視力。
黃斑水腫是當液體和蛋白質在眼部黃斑(視網膜的中心區域)上或下方積聚,導致視網膜的腫脹和變厚。這種腫脹會扭曲個體的中心視力,因為黃斑是視網膜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承擔著精確的視覺任務。
黃斑水腫的成因多種多樣,其原因可能是相互關聯的。最常見的病因之一是糖尿病,其次還包括年齡相關的黃斑變性及白內障手術後的假性水腫。
除了糖尿病外,還有許多因素會導致黃斑水腫,包括:慢性葡萄膜炎、視網膜靜脈阻塞、某些藥物(如某些抗高血壓藥和糖尿病藥物)及一些先天性疾病。
黃斑水腫的診斷通常需要通過眼科檢查及影像學檢查來確定。常規的眼底檢查能夠幫助醫生辨識視網膜的情況,以及是否有水腫現象。
白內障手術後的黃斑水腫通常可以通過使用非類固醇抗炎藥或者皮質類固醇眼藥水進行治療。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更進一步的治療,如激光光凝術或注射藥物來控制病情。
在2010年,FDA批准了Lucentis眼內注射用於治療視網膜黃斑水腫的適應症,這標誌著治療黃斑水腫的新時代的開始。
近年來,對於黃斑水腫的研究持續進行,許多新療法的臨床試驗顯示出良好的效果。不同的藥物例如抗VEG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藥物和類固醇注射,顯示出在減輕患者黃斑水腫症狀方面的重要潛力。
為了減少白內障手術後發生黃斑水腫的風險,醫生通常會建議患者在手術後定期進行檢查,並遵循治療計劃以促進眼睛的健康。
雖然白內障手術有助於恢復視力,但術後的黃斑水腫卻是隱藏的風險之一,給患者帶來了不小的挑戰。面對這種風險,您認為在選擇眼科手術時應該考慮哪些因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