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幣(Worldcoin),現在更名為世界網絡(World Network),是一個以盈利為目的的加密貨幣項目,主要利用虹膜生物識別技術進行人類身份驗證。此項目由位於舊金山和柏林的Tools for Humanity於2019年創立,創始人包括OpenAI的首席執行官薩姆·奧特曼(Sam Altman)、麥克斯·諾文斯特恩(Max Novendstern)和亞歷克斯·布拉尼亞(Alex Blania)。這個項目自始以來便以其積極的市場拓展策略吸引投資者,其中包括知名的風險投資公司安德森·霍洛維茲(Andreessen Horowitz)和科斯拉風險投資(Khosla Ventures)等。
「世界幣希望提供一種可靠的方式來在網上驗證人類身份,稱之為世界ID。」
根據官方資料,世界幣通過對用戶的虹膜掃描來吸引新用戶加入其網絡,並以此為交換發放WLD代幣。這一做法引發了多國的隱私擔憂,並在多個國家面臨監管審查。
世界幣項目由Tools for Humanity於2019年啟動。2021年,該公司公布其發行的代幣(WLD)旨在推動一個更統一和公平的全球經濟。世界幣計劃利用以太坊的Layer 2技術來保障交易的安全性,而其自身的經濟體系也在逐步構建中。隨著資金的逐次募集,這一代幣的價值在短短幾個月內便上漲了至30億美元。
「世界幣被指控利用學生和低收入社區進行數據收集,因為在這些地方運行此類活動既便宜又方便。」
儘管計劃於2023年7月在美國進一步拓展業務,但由於監管機構對隱私及代幣可能被用於詐騙的擔憂,至今仍未正式在美國啟動。隨著項目逐步發展,該項目的受歡迎程度逐漸攀升,報導顯示在內測期間已有約200萬用戶註冊。
世界幣的設計理念是透過虹膜掃描增強網上的身份驗證,幫助對抗機器人和虛假身份的問題。儘管這一做法被認為具有創新意義,但針對其隱私保護措施的質疑如潮水般湧現。用戶在註冊過程中需提供個人電子郵件或電話號碼,並使用世界幣應用程式來訪問其代幣。
「該項目被認為與基本收入的討論有所吻合,這一點亦顯示出其社會目的。」
然而,隨著世界幣在全球的擴展,美國、英國、法國等地的數據保護機構已開始對該項目進行調查。隨著使用者數量的提升,隱私和數據保護問題日益嚴重,幾個國家的監管機構已經對世界幣展開正式調查。
隨著世界幣在肯尼亞、巴西等國的運營遭到限制,以保護公民的隱私權益,這一項目面臨愈加嚴峻的監管挑戰。2023年7月,法國與英國等國發起了對世界幣的隱私調查,並要求其立刻停業。此外,香港的隱私專員辦事處於2024年初對世界幣執行了突擊檢查,並因擔心個人資料濫用而開展調查。
「世界幣在肯尼亞的操作被暫停,當地數據保護辦公室要求其停止收集個人數據。」
截至2024年3月,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的數據保護機構亦對其施加了類似的禁令,禁止該項目收集生物識別資料,並強調用戶需能隨時撤回其同意的權利。這些舉措反映出全球對加密貨幣及生物識別數據使用的擔憂。
隨著市場的競爭加劇和監管環境的變化,世界幣的發展前景仍存在不確定性。即使該項目的想法出發點為促進數位身份認證與防範虛假身份,隱私保護仍然是其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否擁有對個人數據的完全掌控,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世界幣的未來走向和用戶的接受度。
最終,這場圍繞隱私與技術的辯論將如何影響我們的數字生活,並改變我們對身份認證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