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微生物管理(AMS)是一項協調努力,旨在促進抗微生物藥物的最佳使用,包括藥物選擇、劑量、給藥途徑及治療持續時間。自1990年代末以來,這項工作的專家們來自內科和小兒科的感染疾病專家以及其他相關領域,如醫院藥劑師和公共衛生社區。抗微生物藥物的每一次使用,皆可能對微生物族群施加選擇性進化壓力,這可能導致正常微生物群的擾動(失調)以及對該藥物的抗性,甚至是對其他藥物的交叉抗性。
抗微生物管理(AMS)的目標不僅是減少或消除不必要的抗微生物使用,更要確保人類和動物患者獲得最佳及時的藥物治療。
抗微生物的抵抗力會傳播至其他微生物和宿主生物,並且抗微生物藥物本身也可能對人類和動物造成直接的毒性影響,包括對腎臟、內分泌腺、肝臟、牙齒和骨骼的損害。因此,抗微生物療法的使用必須在效益超過風險的情況下才能被合理化。
相對於普遍理解,抗微生物管理並非旨在減少抗微生物使用的總量或頻率,雖然成功的AMS干預往往會導致這樣的結果。AMS的目標包括減少抗微生物的過度使用,確保需要負擔抗微生物藥物的人類和動物患者獲得最適合的藥物、正確的劑量和給藥途徑,並最小化環境中抗微生物藥物的污染,提高患者安全性,降低醫療費用。
從人類醫療擴展至獸醫領域,抗微生物管理的實施顯示其對於在所有抗微生物藥物使用環境的重要性。
抗微生物管理最初是在醫療機構中實施,但目前在每一個出口抗微生物的環境中,包括初級護理、老年護理、牙科護理及獸醫醫療中,都變得愈加普遍。雖然AMS干預往往專注於處方者,但公眾在確保明智使用和處置抗微生物藥物方面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動植物健康組織均將抗微生物管理設為重點。美國的抗微生物管理在醫師的處方自由背景下,長期以來主要依賴自我規範,直到2017年,聯合委員會規定醫院必須設立抗微生物管理團隊。這項要求在2020年擴展至門診環境。至2019年,加州和密蘇里州已立法使AMS計劃成為強制性。
根據美國醫療保健流行病學協會於2007年的定義,抗微生物管理是一組協調策略,旨在改善抗微生物藥物的使用,以提升患者健康結果、降低抗生素抗性與減少不必要的費用。降低抗微生物的過度使用預期會服務於以下幾個目標:
抗微生物管理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940年代,當時的科學家已注意到抗生素因過度使用而逐漸失效。
抗微生物管理的概念於1996年首次被提及,隨著時間的推移,該概念獲得了更多的認可和擴展。隨著,2014年美國CDC建議所有醫院應該有一個抗微生物管理計劃。這一系列政策開始強調抗微生物藥物合理使用的必要性,使得越來越多的醫療機構參與到這一行動中來。
今天,抗微生物管理不再是一個單純的醫療問題,它已與環境健康、人類健康及動物健康緊密相連。隨著全球互聯性及抗性微生物的擴散,抗微生物的使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包括人類醫療資源及獸醫資源的利用,如何在所有這些方面進行有效的抗微生物管理,將是當前與未來應繼續研究的重要主題。
在這樣的背景下,面對日益嚴峻的抗微生物抗性問題,我們該如何確保抗微生物管理的永續性與有效性,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挑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