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CON(防禦就緒條件)是美國軍方用來表示警戒狀態的系統。根據安全考量,美國軍方不會公開宣佈DEFCON等級。1959年,聯合參謀部(Joint Chiefs of Staff)開發了這一系統,設置了五個漸進的警戒級別,以應對不同的軍事情況。這一系統的等級依次為DEFCON 5(最輕微)到DEFCON 1(最嚴重),其中DEFCON 1表示即將爆發核戰爭。
DEFCON系統是用來描述美軍對應各種威脅的反應能力。
DEFCON的控制主要由美國總統和國防部長負責,通過聯合參謀長和各戰鬥指揮官來執行。不同美軍分支和指揮單位能在不同防衛條件下啟動。在2022年,美國的DEFCON從未高於DEFCON 3,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和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DEFCON 2的水平僅限於美國戰略空軍指揮部(SAC)使用。
DEFCON的等級並不等同於其他美軍系統的等級,如力量保護等級(FPCONS)或信息業務狀況(INFOCON)等。
DEFCON的歷史可追溯到美國與加拿大簽署的協議,旨在提高NORAD部隊在國際緊張局勢期間的作戰就緒。這項協議自1959年10月2日起生效,隨後,聯合參謀部於同年11月定義了DEFCON系統。自那以後,DEFCON的不同等級和狀態已多次被用於應對各類危機。
1962年10月16日至28日,因古巴導彈危機,美國軍方(除了駐歐洲的美國陸軍)被下令升級至DEFCON 3。10月24日,戰略空軍指揮部被下令升至DEFCON 2,並保持這一等級至11月15日。在DEFCON 2期間,92.5%的SAC武器系統處於一小時內可發射的狀態。
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敘利亞發動了對以色列的聯合攻擊,這場衝突被稱為贖罪日戰爭。美國擔心蘇聯可能介入,於是於10月25日將包括戰略空軍指揮部在內的美軍部隊提升至DEFCON 3。根據2016年解密的文件,DEFCON 3的升級是基於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報告,顯示蘇聯從埃及發送了一艘帶有核武器的船隻。
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襲擊發生後,時任國防部長的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下令將DEFCON水平提升至3,並考慮可能進一步升至DEFCON 2。最終,DEFCON於9月14日被降低至DEFCON 4。
在每一個DEFCON的級別背後,都是對全球安全形勢的深入分析和軍事策略的靈活調整。
隨著全球關係的變化以及技術的進步,DEFCON系統可能會持續演變。歷史上的DEFCON時刻不僅讓我們看到軍方在當前威脅下的迅速反應能力,也提醒我們時刻保持對國際事件的關注和理解。未來的挑戰將如何影響美國軍方的警戒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