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綿是一種已知的致癌物質,與多種健康問題密切相關,尤其是惡性胸膜間皮瘤(mesothelioma)。根據資料顯示,80%以上的胸膜間皮瘤病例與石綿暴露有關。這種癌症的潛伏期可長達40年,許多患者在暴露於石綿數十年後才會出現症狀,這使得早期診斷變得異常困難。
胸膜間皮瘤的主要類型為肺部和胸壁的癌症,但也可能影響腹部及其他器官。其症狀包括呼吸急促、腹部腫脹、胸部疼痛等。
根據統計,全球約有1.25億人曾在工作中接觸過石綿,自2013年以來,與石綿相關的疾病比率在某些行業中異常高,例如礦業、建築和製造業,這些行業的工作者暴露於石綿纖維的風險特別大。此外,住在接觸過石綿的工作者附近的人也面臨較高的癌症風險。
“石綿暴露與間皮瘤的關聯予以確立,幾乎所有間皮瘤患者都有過石綿暴露的病史。”
胸膜間皮瘤的早期症狀可能在接觸石綿後的20到50年內不會出現,這一特性使得相關病症的診斷和治療充滿挑戰。當患者出現呼吸困難、持續的咳嗽和胸部疼痛時,往往病情已進展到相對晚期。治療方法通常會包括手術、放射治療和化療,然而即便如此,五年生存率的數據僅約為8%。
有關石綿的暴露問題,全球不同地區的情況各異。澳大利亞和英國的相關疾病比率較高,而日本的病例相對較少。在美國,每年大約有3000例新的胸膜間皮瘤診斷,主要發生於65歲以上的男性身上,這與石綿的工業使用有著密切的關聯。
“面對石綿暴露的風險,預防措施的重點在於減少接觸。”
除了職業暴露,家庭成員和其他接觸到石綿工人的人也可能因為衣物上的石綿纖維而受到影響。因此,很多工人被要求在下班前清洗和更換衣物,以減少對家人的危害。儘管如此,隨著石綿的使用逐漸被禁止,其風險和相關疾病的發生率依然是一個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
目前,對於石綿和胸膜間皮瘤之間的關聯仍然有許多未知,研究持續進行。石綿並非唯一的致癌因素,一些基因突變,特別是BAP1基因的突變,也與胸膜間皮瘤的發展有關。
胸膜間皮瘤的發展時間往往在過去尚不被重視,然而,醫學界確信,任何形式的石綿接觸都應受到警惕和防範。
隨著人類對於石綿危害認知的提升,許多國家開始加強監管,並制定相關法律來保護工人和公眾。但如前所述,許多胸膜間皮瘤患者已經在接觸石綿後,經歷了長達數十年的潛伏期,這使得預防與早期檢測的意義更加凸顯。未來,我們如何能夠更有效地降低石綿暴露的風險,並保護每個人的健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