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肥胖率的上升,許多人可能沒有意識到,肥胖不僅是多餘脂肪的問題,它實際上還可能掩蓋一種更隱秘的健康威脅:肌肉流失。這種現象被稱為肌少症(sarcopenia),特別是在老年人口中更為顯著。肌少症指的是隨著年齡增長或身體不活動而導致的骨骼肌質量、質量及力量的退化性喪失。
肌少症是一種與年齡相關的狀況,與肥胖並存時,可能會造成更複雜的健康問題。
根據研究,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的流失速度加快,特別是在大腿前側和腹部肌肉區域。許多老年人的身體質量指數(BMI)顯示儘管體重下降,但生物電阻抗分析(BIA)卻顯示出體脂比例上升,這種情況之下,他們的肌肉質量卻在悄然流失。
肌少症導致的營養不良和運動不足,會使人們的生活質量下降,並大大增加跌倒、骨折及殘疾的風險。
肌少症的成因繁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激素變化、身體不活動、年齡相關的肌肉變化、營養不良以及神經退行性變化。特別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對於蛋白質的合成和利用效率下降,導致需求量增加。
運動缺乏被認為是肌少症的一個主要風險因素,適當的運動能有效減緩肌肉流失的速度。
雖然目前尚未有公認的肌少症診斷標準,但在2016年,肌少症已被指定為ICD-10代碼(M62.84),承認其作為一種病態的狀態。一些國際組織提出了多種診斷標準,通常基於肌肉量、肌力和身體表現。
多項研究指出,運動仍然是對抗肌少症的主要干預措施。特別是抗阻訓練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的體力表現和肌肉力量。此外,運動能增加細胞的線粒體數量,提升肌肉的整體狀態。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對蛋白質的需求增加,他們可能需要更高的膳食蛋白質以避免肌肉萎縮。專家團體通常建議老年人的蛋白質攝取量應提高到每公斤體重1.0至1.2克,以促進肌肉合成。
肥胖可能會掩蓋肌少症的存在,因為過多的脂肪會使得肌肉流失不易被察覺。這使得肥胖者在面對健康問題時,容易忽視肌肉質量和力量的減少。在這樣的情況下,強調體重管理的同時,也必須特別留意肌肉的健康。
隨著高齡化社會的到來,肌少症將對公共健康帶來重大影響,特別是老年人群體中的功能性退化。
目前對肌少症的研究仍在不斷深入,如何更好地理解其原因及影響,以及探尋更有效的治療和預防方案,是今後的重要課題。心血管健康、動作能力和整體生活質量均受到肌少症的影響,這些都是未來研究的重點領域。
綜合上述,肌少症在肥胖的掩蓋下悄然趨近,卻往往被人忽視。在這個日益肥胖的社會中,你是否也考慮過保持肌肉質量的重要性並進行有效的干預措施來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