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質量、強度和功能的降低變得越來越普遍。然而,許多人對於這種隨著年齡推移而出現的現象並不陌生,這也許是因為現代社會對於健康和健身的關注日益上升。肌肉萎縮,或稱為肌少症(Sarcopenia),是一種隨著年齡或不活動而造成的肌肉損失,這一現象不僅深刻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也逐漸成為公共健康的一大挑戰。
肌少症是一種與年齡有關的肌肉質量及力量的退化性損失,與當前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密切相關。
肌肉萎縮的主要後果是肌肉質量減少,這將導致生活質量的下降、跌倒風險增加、骨折和殘疾。隨著身體成分的改變,許多老年人的身體質量指數(BMI)顯示出逐漸下降,而體脂肪的比例卻在上升。
肌少症最顯著的症狀是瘦肌肉質量的損失,這一變化在肥胖或水腫的情況下可能難以察覺。因此,對於許多老年人來說,筋肉的逐漸減少常常是在症狀出現後才被發現,新興研究指出,前大腿和腹部肌肉的顯著減少是早期的警示信號。
許多研究顯示,運動不足、營養不良和慢性疾病會加速肌少症的進展。
肌少症的成因複雜,可能與多種因素交互作用有關。年齡、荷爾蒙變化、運動不足以及營養不良都是可能影響肌肉質量的因素。近期研究還顯示,早期環境因素,例如低出生體重,也可能預示著成年後的肌肉質量和力量下降。
關於肌少症的病理機制存在多種理論,包括肌肉細胞的退化、發炎反應以及神經肌肉接點的退化。隨著年齡增長,肌肉中快收縮(II型)肌纖維的減少而慢收縮(I型)肌纖維相對保留的現象越發明顯,這也是造成肌少症的一個原因。
當前尚無特定的藥物獲批准用於治療肌少症。
肌少症的診斷依賴於多重標準,且目前尚無廣泛接受的定義。臨床上可根據肌肉質量和肌力的指標進行評估。
運動仍然是在醫療領域內對抗肌少症的首選干預措施。研究指出,進行漸進性抗阻訓練的老年人可以顯著改善身體表現和肌力,並增強肌肉的適應能力。
對於老年人來說,攝取足夠的卡路里和蛋白質對於肌肉的合成至關重要。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可能需要更多蛋白質的攝入來防止肌肉萎縮。
雖然肌少症的研究已有所進展,但依然需要深入探討原因和結果之間的關聯,以增強臨床護理的實踐效果。有效的治療手段亟待開發,並尋求降低副作用的方法。
當你面對年齡增長的現實時,你會如何積極對抗這種看似不可避免的肌肉萎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