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慢性疼痛的根源竟然有這麼多種分類!

慢性疼痛,或稱慢性疼痛症候群,常常以多種形式出現,包括逐漸的灼燒感、電流般的疼痛、搏動性疼痛和噁心感等。這種疼痛經常與急性疼痛混淆,其持續時間從三個月到幾年不等。各種診斷手冊如DSM-5和ICD-11都對慢性疼痛給出了多種定義,但普遍接受的定義是「痛苦超過通常的癒合時間」。慢性疼痛作為一種無生物價值的疼痛,與急性疼痛的防護機制不同,後者對身體的保護有積極效用。

慢性疼痛的主要分類包括癌症性、術後或受傷後、肌肉骨骼性以及內臟性疼痛。

慢性疼痛的形成因素繁多,可能是神經性(基因依賴性)、傷害性、神經病理性、心理因素或未知因素造成。糖尿病、帶狀疱疹、幻肢疼痛、高血壓和中風等疾病也在慢性疼痛的形成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最常見的慢性疼痛類型包括背痛、劇烈頭痛、偏頭痛和臉部疼痛等。慢性疼痛不僅有嚴重的生理影響,還可引發心理問題,且這些影響往往持續至生命結束。身體方面的問題包括灰質分析(大腦神經元損害)、失眠、代謝問題、慢性壓力、肥胖和心臟病發作;而心理方面的困擾則涵蓋抑鬱症、認知障礙、感知不公(PI)和神經質等。

治療慢性疼痛的方法包羅萬象,包括藥物治療(類鴉片和非類鴉片藥物)、認知行為療法和物理治療。

目前,對這些疼痛的治療方法尚無明確的療效,研究仍在探討各類新療法和管理方式,例如神經阻斷和放射治療。據估計,慢性疼痛影響的人數超過糖尿病、癌症和心臟病。多項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慢性疼痛在不同國家的盛行率差異甚大,從8%到55.2%不等。例如,伊朗和加拿大的發病率為10%到20%,而美國則在30%到40%之間。結果顯示,平均8%至11.2%的人在不同國家中經歷嚴重的慢性疼痛,工業化國家的盛行率高於其他國家。根據美國醫學協會的估算,與此疾病有關的成本約為5600億至6350億美元。

分類

國際疼痛研究協會(IASP)將慢性疼痛定義為一種超出生物學價值的痛楚,有時即使受影響的區域愈合後仍持續存在。根據DSM-5指標,當病痛、症狀和疾病等後遺症超過六個月,即可歸類為「慢性」。慢性疼痛的分類不僅局限於存在實際組織損傷的疼痛(由一次性事件引起的次級疼痛),還有不具健康威脅要素的疼痛,如「感覺病痛」或原發性疼痛,這類疼痛發生在沒有疾病或身體感覺系統損傷的情況下,並且常由持續的神經刺激引起。ICD-11提出了七類慢性疼痛的分類:

  • 原發性慢性疼痛
  • 慢性癌症性疼痛
  • 術後或外傷後的慢性疼痛
  • 慢性神經病性疼痛
  • 慢性頭痛和面部疼痛
  • 慢性內臟疼痛
  • 慢性肌肉骨骼疼痛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可以使用可選標準或代碼來區分這七類慢性疼痛。

此外,慢性疼痛還可以根據「傷害性」(由發炎或受損組織引起)和「神經病理性」(由神經系統損傷或故障引起)進行分類。其中傷害性疼痛又可細分為「表淺疼痛」和「深層疼痛」,而深層疼痛進一步分為「深部身體疼痛」和「深部內臟疼痛」。神經病理性疼痛則可分為「外周」和「中樞」兩種。外周神經病理性疼痛常被描述為「燒灼感」、「刺痛」、「電擊感」或「麻釘感」。

病因學

慢性疼痛的病理生理學及環境原因多種多樣。例如,中央神經系統的神經病變、腦出血後的組織損傷(如大面積燒傷)、自體免疫疾病(如類風溼性關節炎)等,以及因情緒或心理壓力引起的頭痛、偏頭痛或腹痛等,都可造成慢性疼痛。在某些情況下,遺傳因素可導致神經元分化受阻,使疼痛閾值永久降低。慢性疼痛的病理生理病因尚不明確。許多理論無法清楚解釋同樣的病理狀況為何不一定導致慢性疼痛。患者在近端神經壓迫方面的解剖學易感性可能解釋了這一難題。

慢性疼痛涉及多種治療方法,通常需要跨學科團隊共同努力。

管理

疼痛管理是一門醫學領域,使用跨學科的方法。這通常需要醫療工作者的協調合作,以減輕患者的疼痛並提高其生活質量。典型的疼痛管理團隊包括醫療專業人士(特別是麻醉科醫師)、康復心理學家、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醫師助理和護理專業護士。與急性疼痛相比,慢性疼痛的管理通常需要治療團隊的協作努力。

慢性疼痛的管理方法包括非類鴉片藥物初始化、心理治療、行為療法和運動等。

非類鴉片藥物如對乙醯氨基酚(撲熱息痛)和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s)最初被推薦用於慢性疼痛的治療。然而,許多人對類鴉片藥物有反應,但相對而言,對這類藥物的依賴風險也同樣存在。對於無法通過其他方法獲益的患者,醫生會建議嘗試類鴉片療法。在某些患者中,停止或降低類鴉片的使用可能改善病情結果,包括疼痛減輕。

目前,替代療法和自然醫學的興起讓許多患者尋求非傳統方法來管理慢性疼痛,包括膳食改變、補充劑、催眠、太極和針灸等。不同患者對這些方法的反應不一,因此需求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慢性疼痛影響的並不僅僅是患者的生理狀況,心理上的影響同樣不可忽視,因而在治療中,如何平衡生理及心理療法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我們需要專業的醫療干預,另一方面,我們是否也應重新思考生活方式的改變對慢性疼痛的影響?

Trending Knowledge

為什麼有些人會長期忍受慢性疼痛而其他人卻不會?
慢性疼痛,或稱慢性疼痛綜合症,對於許多人而言是一種無法逃避的現實。根據診斷手冊,慢性疼痛的定義是持續的疼痛超過預期的恢復期,可能會持續數月甚至數年不等。儘管如此,為什麼有些人能夠忍受長期的慢性疼痛,而其他人卻無法做到呢?這個問題值得深入探討。 <blockquote> 慢性疼痛是一種缺乏生物價值的痛苦,它不再起到保護身體的作用。 </blockquote>
破解慢性疼痛的成因:有哪些你未曾想過的因素?
在現今社會中,慢性疼痛的影響逐漸被人們重視。這種疼痛,往往不是瞬時的,而是像惡夢般長久,甚至持續數年之久。無論是劇烈的背痛還是難以忍受的頭痛,許多患者都可能感到迷惘與無助。而隨著醫學研究的深入,許多人開始思考,究竟是哪些隱藏的因素導致了這種痛苦的產生? <blockquote> 慢性疼痛並非單一因果關係,它可能由多種因素交織而成,包括生理、心理、環境乃至遺傳因素。
慢性疼痛的神秘面紗:為何它在全球影響這麼大?
慢性疼痛,或被稱為慢性疼痛綜合症,是一種較為持久的痛感,常常被人們誤解為急性疼痛。根據不同的定義,慢性疼痛的持續時間從三個月到幾年不等,並且在診斷手冊中如 DSM-5 和 ICD-11 中都對它提出了不同的解釋。 <blockquote> 慢性疼痛被定義為「超出預期恢復周期的疼痛」,這意味着它不再有醫學上的生物價值。 </blockquote> 這種疼痛
神經性疼痛與痛覺的奧秘:它們的關聯是什麼?
在醫學界,慢性疼痛被認為是一種影響全球數百萬人的疾病,它的特徵是持續的疼痛超過了預期的康復時間。然而,與傳統的急性疼痛不同,慢性疼痛有時會缺乏生物價值,不再是身體防禦的訊號,反而可能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深遠的負面影響。隨著對這一現象的深入研究,神經性疼痛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 <blockquote> 慢性疼痛是一個複雜的病理過程,受到多種內部和外部因素的影響。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