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va prolifera,過去被稱為 Enteromorpha prolifera,俗稱分枝生菜,是一種全球分布的海藻。這種海洋中的藻類不僅成為了水域生態系統中的一部分,還在某些地區引發了重大的環境問題。該物種的特徵是其絲狀且交織的外觀,實際上它們具有管狀結構,長度可達數米,而直徑則不超過5毫米。這些浮在海面或衝上海灘的海藻,顏色範圍從淺綠色到草綠色,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卻不容小覷。
在歐洲,Ulva prolifera 可以在保加利亞、法國、英國、希臘、愛爾蘭、葡萄牙、羅馬尼亞、斯洛文尼亞、西班牙以及丹麥的拉蘭島等地發現。此外,它在非洲的加那利群島和馬德拉群島、美國的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亞、佛羅里達、德克薩斯和華盛頓等地也相當常見。中美洲的國家,如哥斯大黎加、薩爾瓦多、巴拿馬和古巴,同樣出現這種藻類。雖然大多數是野生海藻,但在日本、韓國和中國等國家的養殖業中也有部分種植。
自2007年以來,中國黃海因Ulva prolifera的過度生長每年夏季都會出現綠潮。這種綠潮已成為重大環境擔憂,涉及自然、人為、物理化學因素及當地水域變暖等多重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的動態變化解釋了2007年中國東海岸上Ulva prolifera的突發繁殖現象。2008年北京奧運會在青島舉行,當時的綠潮更是引起了廣泛關注,因為它對經濟與生態的影響極為深遠。
每個春天,自2007年以來,Ulva prolifera在江蘇沿海首先出現小規模的漂浮藻類,然後在季風和洋流的驅動下向北遷移集聚。
隨著這些藻類沿著黃海海岸的漂流,最終在6月和7月階段逐漸累積於山東半島近海水域,隨著時間推移逐漸減少。通過對氣象和環境數據的分析,研究發現江蘇沿海的水域為Ulva prolifera繁殖的根源。這一情況與紫菜養殖業的發展緊密相關,當過量營養物質進入水域時,便為藻類的滋生和綠潮的形成提供了合適的環境。
Ulva prolifera的過度生長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了嚴重的危害。海面上的藻類覆蓋會阻擋陽光進入水下,形成一個較淺的無光帶。陽光的消失對水下需要光合作用的生物,包括植物和微生物造成了致命威脅。隨著光照不足,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嚴重影響,這對當地的食物鏈形成毀滅性的打擊。
藻類的呼吸作用隨著生物量的增加而加劇,當地水域的氧氣含量因而降低,這對所有生物皆構成威脅。
此外,當這些藻類洗上岸時,隨著其降解過程釋放出刺鼻的氣味,使環境和當地旅遊價值受到損害。過量累積的Ulva prolifera不僅對環境造成危害,還影響了當地的水下生態系統。
傳統上,對抗沿岸浮游藻類的方法是直接收集它們並妥善處理,或者在海岸附近設置網以阻止綠潮侵襲。然而,現今的研究正著眼於使用微生物複合物噴霧,促進藻類的快速降解,尋求更有效的長期解決方案。
面對Ulva prolifera的廣泛存在及其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人類應如何平衡生產需求與環境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