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va prolifera(以前稱為Enteromorpha prolifera),又名枝條海藻,是一種隨處可見的海藻,隸屬於Ulvaceae科。這種海藻因其纖維縐繞在一起而呈現出一種獨特的外觀,尤其是在海藻爆發後。然而,其實它們是管狀的,長度可達數十公尺,且直徑一般不超過5毫米。這種海藻的顏色從淺綠色到草色不等,常隨潮水的運動漂浮在海岸上。
U. prolifera的分佈範圍非常廣泛,遍布歐洲、非洲、美國及中美洲。歐洲國家如保加利亞、法國、英國、希臘、愛爾蘭、葡萄牙、羅馬尼亞、西班牙及丹麥的Lolland島皆可見其身影。在非洲的加納和馬德拉島以及美國的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亞、佛羅里達、德克薩斯和華盛頓等地也常見這種海藻。此外,中美洲如哥斯達黎加、薩爾瓦多、巴拿馬和古巴同樣可以找到。雖然大多數U. prolifera是野生生長,但在日本、韓國和中國等國家也有部分地區進行人工栽培。
自2007年以來,中國黃海地區因Ulva prolifera的過度生長而產生的綠潮現象每年夏季便會出現。這種綠潮已成為一項重大環境議題,影響因素包括自然、人工、物理化學以及水溫的上升,這些因素共同解釋了2007年於中國東海岸突然出現的U. prolifera暴發。這一問題持續了約十年,2008年北京奧運會在青島舉行,綠潮再度引起了廣泛關注,因為這可能對經濟和生態造成重大影響。
自2007年以來,U. prolifera在中國的暴發導致的綠潮時常會影響到地方的生態和經濟。
過度生長的海藻會對沿海水域的生態系統造成潛在危害。其在水面上的膨脹阻擋了陽光的進入,這可能使底下的植物及生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造成生態系統的破壞。此外,這種過量的生物量也會增加水體的呼吸作用,加劇缺氧的問題,損害當地生物的生存環境。海藻漂洗上岸後,若進行降解時,還可能釋放出令人不快的氣味,繼而影響周圍的旅遊經濟。
U. prolifera的過量積累不僅對環境造成傷害,同時還影響當地的旅遊價值。
傳統上,應對這類海藻暴發的直接方法是收集岸上的海藻,或設置網狀防護,以阻止綠潮向岸邊推進。目前,研究者們正在開展關於使用微生物複合配方噴霧以促進海藻快速降解的新方法。
目前的研究顯示,微生物噴霧能夠成為控制U. prolifera暴發的有效工具。
U. prolifera在世界的其他國家也被稱為不同的名字:簡體中文:浒苔;繁體中文:滸苔;日文:筋青海苔;韓文:가시파래等不一而足。
面對Ulva prolifera的全球擴張,了解其生態影響與應對策略至關重要。我們是否能找到更有效的管理方式,以平衡生態系統的健康與海藻的自然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