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牽拉症(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一組與脊髓畸形有關的神經系統疾病。這些畸形的例子包括緊繞的末端絲、脂膜脊髓癱瘓、脊髓分裂等。脊髓通常在脊椎管內隨著成長自由移動,但在脊髓牽拉症中,脊髓被固定在某一位置,形成了一種「固定的脊髓」。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脊髓受到進一步的傷害,特別是如果不及早進行治療。
在兒童身上,脊髓牽拉症的表現可能包括背部的皮膚病變、足部及脊柱變形、腿部無力以及排尿異常等症狀。
脊髓牽拉症在兒童中可能經常不被診斷,直到他們進入成年,這時通常才會出現感覺、運動、腸道和膀胱控制等方面的問題。這種延遲的症狀表現與脊髓隨著時間的拉伸程度有關。不幸的是,脊髓牽拉症可能在有脊髓損傷後發展出來,甚至可能由疤痕組織引起,這會阻礙脊髓周圍液體的流動,進而導致額外的症狀,如脊髓囊腫。
在兒童中,脊髓牽拉症的一些常見症狀包括:
成人患者通常會出現的症狀包括強烈的下背部疼痛、雙側肌肉弱化和麻木,以及排尿和排便的問題。
脊髓牽拉症的主要原因是組織附著限制了脊髓在脊椎腔內的運動,導致脊髓的異常拉伸。這種拉伸可能與各種因素相關,包括:
這種病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傳染性疾病,因而無法通過預防措施避免發生。唯一有效的預防方法是手術解除脊髓的牽拉,儘管這樣可能已經造成不可逆的損害。
診斷脊髓牽拉症通常依賴於透過MRI進行的影像學檢查。如果發現脊髓的正常終點位於L1-L2的範圍以下,這通常被認為是脊髓牽拉的跡象。對於年幼的孩童,超聲波檢查也可能提供相應的診斷線索。
根據症狀的嚴重程度,治療選擇包括手術解除脊髓的牽拉,或是為症狀提供支持性治療。
儘早進行手術可以減少神經損傷的風險,特別是在兒童中。對於成人患者,解除牽拉可以縮小脊髓的囊腫,某些情況下能夠恢復部分功能。
雖然脊髓牽拉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惡化,但及時的治療可以預防或緩解一些症狀。接受治療後,許多患者能夠過上正常的生活,但大多數神經和運動功能的損害仍然是不可逆轉的。
這種病症在醫學界並不常見,但隨著對其認識與研究的加強,許多患者獲得了改善的機會。面對脊髓這個複雜而重要的結構,我們應該反思,是否該對潛在的健康問題保持警覺與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