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視增加,社會責任投資(SRI)已經成為許多投資者和機構的首選策略。社會責任投資不僅僅是一種追求財務回報的方式,同時也是一種考慮道德、社會和環境目標的投資方法。然而,這種投資方法不僅追求積極的回報,還會主動排除某些行業,以實現更高的倫理標準。
社會責任投資鼓勵企業采取他們認為促進環境保護、消費者權益和人權的做法。
在當今的投資環境中,許多社會責任投資者會避免投資於那些他們認為會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的行業。例如,酒精、煙草、快餐、賭博、色情、武器、化石燃料生產及軍事相關企業都是被普遍排除的行業。這不僅反映了投資者的道德立場,也反映了他們對市場動態的敏感度,這些行業常常面臨著激烈的社會批評和法律風險。
在這種投資策略的背景下,環境、社會和治理(ESG)標準成為評估企業的一個重要組件。這些標準幫助投資者識別那些在長期內可能對社會和環境造成不利影響的企業。隨著該理念在投資界的擴展,許多資產管理公司已經開始開發ESG評分系統,為投資者提供更清晰的投資決策依據。
測量社會、環境及倫理問題是複雜的,依賴於需求和情境。
歷史上,社會責任投資的概念可追溯到十八世紀的貴格會,它們最早禁止其成員參與奴隸貿易。這種精神至今仍影響著當代的社會責任投資者。投資者遵循著類似的不損害鄰里和避免投資於有害行業的基本原則,像是化學製造和皮革製造等行業,因為這些行業可能危害工人的健康。隨著時代的推移,社會責任投資逐漸演變為一種更廣泛的評估工具,涵蓋性別平等、工人權益等多個層面。
例如,在1960年代的社會運動背景下,許多投資者將投資組合中與種族歧視和戰爭相關的公司排除在外,這些行業在民權運動中受到譴責。社會責任投資不僅僅是消極選擇,它也代表了一種主動追求改變的方式,許多社會責任投資者會通過股東權益倡導與企業溝通,以促使其改變不當行為。
在當前的市場中,社會責任投資的策略多種多樣。這些策略不僅包括負面篩選,即將某些行業排除在外,也包括正面投資、股東壓力及社區投資等方法。如果某企業涉及上述行業,該企業的股票便會被排除在投資名單之外。
社會責任投資者正在轉向更加積極的方式,主動參與企業治理以促進社會變革。
此外,地政府控制的基金,如挪威政府養老基金,也逐漸被要求遵循這些倫理投資的原則。例如,他們的投資政策明確指出要避免對不道德行為的投資,如對人權的嚴重侵犯或環境災害的貢獻。這些政策反映了公眾對於倫理投資的明確要求,並促使政府機構在其投資策略中實行社會責任。
隨著社會責任投資的普及,許多共同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也開始納入ESG標準。這標誌著金融市場對社會責任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許多投資者也在評估潛在的投資時,優先考慮那些符合倫理標準的公司。但這也呼喚一些質疑,是否重視道德的投資選擇真能平衡財務回報與社會責任?
社會責任投資已不再是少數人的選擇,而成為一種潮流,然而,在這樣的變化中,社會責任與財務表現之間的緊張關係依然存在。根據市場最新數據,忽視ESG問題可能使企業面臨更高的風險,這使得投資者進一步重視其投資組合的社會責任問題。
面對全球氣候變化、社會不平等問題及頻繁的自然災害,投資者對於其資本運用的道德考量愈發明顯。如何在追求經濟回報與社會責任之間找到平衡,成為每位投資者日益關注的焦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