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療科技的迅速發展,瞄準肺部病變的精確活檢方法不斷進步。電磁導航支氣管鏡(ENB)技術的出現,使得醫生能夠以更安全且有效的方式進行肺部病變的診斷。如今,這一創新的技術不僅提高了活檢的成功率,還大大減少了患者的風險。
電磁導航支氣管鏡是一種運用電磁技術,以定位及引導內窺鏡工具或導管穿過肺部支氣管路徑的醫療程序。這項技術使用最新的電腦斷層掃描(CT)所建構出的虛擬三維(3D)支氣管地圖,幫助醫師精確地導航至肺部特定區域以進行活檢,或對淋巴結進行分期,並在進行放射治療引導時安裝標記。
ENB系統由四個主要組成部分構成:可一次性使用的工作通道、可導向的導管、提供3D肺部圖像的軟體及電磁導航所需的硬體設施。
在ENB系統中,四個關鍵組件使操作更為精確。可一次性使用的工作通道(或鞘管)可延伸穿越支氣管鏡,成為診斷和治療病變的通道。這種可導向的導管,則內含位置感應器,具備360度的靈活轉向能力。同時,專業軟件可讓醫生查看合併CT影像的肺部規劃與導航視圖,並且所需的硬體則包含電腦、顯示器及電磁板。
ENB技術的實施,一共分為兩個主要階段:規劃階段和導航階段。
在規劃階段,使用者將患者的胸部CT掃描載入專有軟件中,該系統能夠重建患者的氣道,形成多個3D圖像。醫生利用這些圖像標記目標區域,制定通往這些區域的路徑。
進入導航階段後,醫生便可憑藉先前規劃好的路徑,運用即時引導來導航可導向的感測探針及延伸的工作通道,直達指定的目標位置。抵達目標後,醫生固定延伸的工作通道並取出可導向的感測探針,這樣便能進一步進行標準的支氣管工具或導管的操作。
根據Aetna臨床政策公告,2004年,FDA通過510(k)流程批准了Medtronic公司生產的superDimension/Bronchus系統,該系統被稱為inReach系統,其目的在於利用電磁引導技術來管理周邊肺部病變。這一系統能夠以最小的侵入性來導航,包含多個組件,如導管、可導向的導航導管以及規劃和導航軟件及硬體。
此系統設計旨在解決小型疑似肺部病變及縱隔淋巴結的臨床挑戰,是傳統開放式手術活檢的有力替代。
儘管醫療技術在過去五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肺癌仍然是男性和女性中致死率最高的癌症。根據統計,肺癌是美國最常被診斷的癌症,佔所有癌症的14%。在早期階段診斷和治療肺癌的效果至關重要。據悉,早期階段的肺癌十年存活率可達88%,而晚期則僅有16%。
傳統支氣管鏡在檢測外周病變時常會有65%的失敗率,而電磁導航支氣管鏡技術讓診斷的精確度得到了顯著提升。研究顯示,使用Medtronic superDimension系統可以成功診斷69%至86%的外周肺部病變。根據《美國呼吸和重症護理醫學雜誌》的前瞻性研究,ENB在進行外周病變和淋巴結取樣時的效率也得到了證實,診斷率高達80.4%。
在歐洲呼吸雜誌的一項研究中,結果顯示在40名患者的檢測中,整體診斷產率為62.5%。該研究結論為「無需額外的透視引導,電磁導航支氣管鏡是一種安全且高效的技術,適用於外周肺部結節的診斷。」
隨著虛擬支氣管鏡的發展,未來的研究將繼續改進這一技術,以惠及更多患者。
你是否準備好迎接這項技術為醫療帶來的變革,並期待它在未來如何影響對肺部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