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指南:面對大量咳血該如何正確應對?

咳血,或醫學上稱為「咯血」,是指通過口腔排出血液或帶有血塊的黏液。這種現象可能來源於支氣管、喉嚨、氣管或肺部,並不一定伴隨著咳嗽。在眾多疾病中,咳血可能與肺癌、結核、支氣管炎或肺炎以及某些心血管疾病有關聯。當咳出血液的量達到300毫升以上時,便被視為大量咳血,這樣的情況通常是有著嚴重的傷害,主要危險來自窒息,而非單純的失血。

了解咯血的診斷

診斷咯血的關鍵在於詳細的病史詢問,包括:

病史、現病史、家族歷史,包括是否有結核病、支氣管擴張、慢性支氣管炎、二尖瓣狹窄等病史,以及是否有吸煙或接觸矽沙等職業病的歷史。

同時,還需要注意出血的量、頻率及特徵,比如血色及是否伴隨其他症狀,例如發燒、胸痛、咳嗽及黃疸等。

可能的影像學檢查包括胸部X光、CT掃描及支氣管造影等。

鑑別診斷:咯血的常見原因

在成年人中,咯血最常見的原因是胸部感染,如支氣管炎或肺炎。而在兒童中,誤吸異物是很常見的原因。此外,肺癌和結核也是常見原因。其他不那麼常見的原因還包括:

肺真菌症、肺栓塞、襟肺血栓症、心臟病等。

需要注意的是,咯血的顏色可以幫助判斷血液的來源,鮮紅色、泡沫狀的血常來自呼吸道,而深紅色、咖啡色血液則可能來自胃腸道。

大量咯血的風險與死亡率

研究顯示,咯血患者的死亡率可能高達80%,但住院病人的死亡率實際上約為9.4%。這是一個重要的數據,因為它顯示出大量咯血並不一定導致致命結果。通常,大量咯血的定義為24小時內出血超過200毫升。

如何應對大量咯血

對於大量咯血的治療措施通常依據其潛在原因而定。一般治療方法包括:

冰鹽水及局部血管收縮劑。

也可以利用支氣管插管來塌陷出血的肺部,進行內支氣管止血等處置。

現在支氣管動脈栓塞術(BAE)已成為第一線的治療選擇。

在某些情況下,手術可能成為最後的選擇,這可能包括肺葉摘除或整個肺部的切除手術。

正確的行動至關重要

在面對大量咯血的情況時,及時判斷和應對至關重要。記住,不要使用止咳劑,這可能會增加窒息的風險。及早求醫是保護生命的關鍵。

最後,當你或他人面對這樣的危急情況時,能否冷靜並迅速做出正確的應對是生死攸關的問題,這讓我們不禁思考:在各種突發狀況中,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Trending Knowledge

血色之謎:咳血背後的隱藏原因是什麼?
咳血,醫學上稱為「血痰」,是指從支氣管、喉嚨、氣管或肺部排出血液或血色分泌物的情況。這種現象不一定伴隨咳嗽,顯示出的是氣道內的出血。無論是肺癌、結核病、支氣管炎還是肺炎,咳血都可能是潛在健康問題的警示。 <blockquote> 咳血在醫學上被定義為從呼吸道排出血液,可能是肺部疾病的表現。 </blockquote>
肺部出血的驚人真相:你知道何時需要立即就醫嗎?
肺部出血,醫學上稱為「咳血」,是指通過口腔排出血液或帶血痰,血液來源可能是支氣管、喉嚨、氣管或肺部。雖然這個現象一聽到就令人生畏,但許多人對於其背後的潛在原因及何時需要就醫仍然知之甚少。許多因素如肺癌、感冒、心血管疾病等都可能導致此情況,這讓我們無法忽視肺部出血的潛在危險。 <blockquote> 在某些特殊情況下,肺部出血被認為是突發性的,甚至可能達到
從外來物到肺癌:哪些因素可能導致咳血?
咳血,即「痰中帶血」的現象,可能是多種疾病的警訊。當一個人從支氣管、喉嚨、氣管或肺部排出血液或帶血痰時,無論是隨著咳嗽或不是,都需要引起警惕。咳血可能與肺癌、結核等感染、慢性支氣管炎或肺炎有關,還可能與某些心血管疾病有關。在嚴重的情況下,咳血量超過300毫升,病患可能面臨致命的後果。 <blockquote> 咳血可被視為氣道出血,即使不涉及咳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