顫抖是指不由自主的、相對有節奏的肌肉收縮和放鬆,伴隨著一個或多個身體部位的振動或抽動。這是所有不自主運動中最常見的,可能影響手、手臂、眼睛、面部、頭部、語音器官、身體軀幹及腿部。大多數顫抖發生在手部。而對於某些人來說,顫抖則可能是其他神經疾病的症狀。
顫抖是神經疾病的風險信號,尤其是在其他症狀伴隨的情況下。
顫抖通常依據臨床特徵及病因或來源進行分類。以下是一些較為人熟知的顫抖形式及其症狀:
小腦顫抖是慢速、廣泛的肢體顫抖,通常在完成一項有意義的運動(例如按鈕或碰觸鼻尖)時發生。經典的小腦顫抖是大腦一側的病灶導致該側身體的顫抖,而這種情況在指向性運動中會惡化。
肌緊張性顫抖可能在任何肌肉中發生,且通常在患者處於某一特定姿勢或以某種方式移動時顯現。這種顫抖的頻率大約為每秒7赫茲。
基本顫抖是超過20種顫抖類型中最常見的,有時不準確地被稱為良性基本顫抖。它在一些人的情況下可能輕微且無進展,但在其他人中則會緩慢進展。起病通常在40歲以後,遺傳傾向顯著,約50%的子女可能會遺傳這種病症。
多發性的帕金森顫抖通常是一種休息時顫抖,並且通常是帕金森病的前驅症狀。這種顫抖的特徵是手部的“滾藥片”動作,並且可能受到壓力或情緒的強烈影響。
顫抖可能是與大腦中控制肌肉的區域相關的疾病或狀況的症狀,包括多發性硬化、腦中風、創傷性腦損傷等。許多神經退行性疾病會損害或破壞腦幹或小腦的結構,導致顫抖。除了這些疾病外,某些藥物(如安非他命、可卡因、咖啡因)和酗酒、汞中毒等也可以引起顫抖。
某些特定的環境和情緒因素可能進一步加重顫抖的頻率和強度。
醫生會對病人進行身體檢查,確定顫抖是否主要在運動時或靜止時出現。他們會檢查顫抖的對稱性、任何感覺喪失、肌肉萎縮或反射減弱等情況。血液或尿液檢查可以幫助識別甲狀腺功能異常或其他可能引起顫抖的代謝原因。
對大多數顫抖而言,並沒有根治的方法。治療的適當性取決於準確的診斷。某些顫抖可能通過治療基礎病症而緩解,並且不可避免的情況下,某些藥物可以幫助暫時緩解症狀。在使用藥物的同時,物理和職業治療有時也能幫助緩解顫抖及改善協調能力和肌肉控制。
顫抖的管理和治療需要一個多學科合作的團隊,來根據患者的個體需求制定合適的方案。
避免顫抖的“誘因”,例如咖啡因等刺激物,通常被推薦。對於基本顫抖的患者,小劑量的酒精可能有益,但也必須考慮到此類行為的潛在負面後果。
目前,伴隨生物力學裝載進行的研究顯示,能顯著減輕因顫抖所造成的影響,這一技術為無法通過藥物獲得有效控制的患者提供了潛在的解決方案。這些創新性的外骨骼設計,正逐漸成為顫抖管理的一個新前沿。
顫抖可能不僅僅是一個單獨的症狀,還是可能更嚴重神經疾病的早期預警信號。當我們面對顫抖的時候,我們是否應該更深入地思考其背後的潛在疾病與影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