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煙濾嘴,也稱為濾嘴,是香煙的重要組件之一,與香煙紙、膠囊及粘合劑共同構成香煙的完整結構。濾嘴自上世紀50年代初開始進入市場,它的目的在於通過減少吸煙者吸入的有害化學物質,來降低吸煙帶來的傷害。雖然實驗室測試結果顯示,濾嘴能在某種程度上減少煙霧中的焦油和尼古丁,但對於那些低分子量的氣體,如一氧化碳等,濾嘴的過濾效果仍然有限。
在1950年,製作濾嘴的香煙中,濾煙的技術被公認,更是提升了香煙的市場佔有率。
1925年,匈牙利發明家博里斯·艾瓦斯(Boris Aivaz)獲得了製作香煙濾嘴的專利,而在1935年,英國的莫林斯機械公司開始開發帶有濾嘴的香煙生產機器。起初,濾嘴被視為特別型的製品,直到1954年,出於醫學界和研究者對於吸煙和肺部疾病潛在聯繫的關注,不少煙草製造商將帶濾嘴的香煙更廣泛地推出市場。這助長了帶濾嘴香煙的銷量,在1960年代後濾嘴香煙成為了市場的主流。
在1950年,只有0.5%的香煙是濾嘴的,而到1975年,這一比例飆升至87.7%。
當前,香煙濾嘴的主要材料是塑料纖維的纖維素醋酸,除此之外,還可能使用紙或者活性炭。纖維素醋酸是通過對漂白棉花或木漿進行醋酸酯化反應而製成。所選擇的糊會進一步加工,製作成特定的濾嘴規格。許多大型煙草公司,如美國的塞拉內斯和伊士曼化學、德國的Cerdia,至日本的大同化學和三菱人造絲,都是濾煙絲的大型製造廠。
儘管專家曾認為濾嘴能降低吸煙對健康的影響,但二十世紀70年代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香煙濾嘴雖然在某些情況下降低了肺癌和心臟病的風險,但隨後的研究表明,不論是有濾嘴的香煙還是無濾嘴的香煙,對肺癌的風險相似。驚人的數據讓很多吸煙者感到震驚。
過去的數據與當前的結果形成鮮明對比:有濾嘴的香煙並未顯著減少尼古丁攝入量。
隨著環境問題的加劇,研究人員正在尋找更好的生物可降解濾嘴,並為此開發新材料。此外,為了改善香煙濾嘴帶來的環境污染,一些政府甚至開始對濾嘴的亂丟行為進行重罰。
另一個改進的方向是開發活性碳濾嘴,它具有更好的煙霧中焦油和其他毒素的過濾功能,這可能成為未來香煙的重要轉變。
在面對不斷增加的環保壓力時,我們還需思考:是否應該重新評估濾嘴對健康的實際影響與環境的承載能力?